帮忙写一个新百伦在中国的品牌营销案例简介。
此前,不少媒体报道了NB在上个世纪在中国的故事:90年代,NB的中文名字叫新巴伦。然而,NB在广东阳江的代理商私自扩大生产,降低价格,并注册了New Barron的中文商标,对NB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迫使NB退出中国市场。2003年回国后,NB放弃了原来的中文名,2009年开始在中国直接运营业务。并自建独家经销商体系,采取准直营模式。打造统一店面形象,打造一体化品牌消费体验,加强库存管理。
power Point 2-简化品牌信息,减法策略
为了清晰地传达品牌信息,NB实行产品线减法策略,提出“3+1”的产品布局:慢跑鞋、复古休闲鞋、英国产、美国产童鞋为主;聚焦支柱产品,加大宣传传播力度;强化形象和定位,把自己的卖点传达给消费者,创造人气和喜好。
发力点3——统一门店调性留住消费者
在过去的几年里,NB在改善门店的零售、培训和运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NB在中国的门店对不同产品线的包装和店内宣传进行了生动的升级,同时产品的展示方式也更加符合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并与线上传播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品牌体验。比如围绕“三原色”网络微电影的剧情,按照微电影的主题和内容,在店铺中进行展示。通过向消费者传达更完整的故事来创造互动体验。
发力点4——把握KOL,引导潮流
虽然NB没有政治背景,也没有大力推广总统鞋,但NB非常重视引导潮流:会向有合适形象和气质的意见领袖推荐鞋子,并与全球众多设计师、潮流意见领袖和时尚品牌合作推出联名款,通过视频、软文、穿搭专辑推广NB的穿搭风格。让精英、明星、时尚达人成为NB的最佳代言人,带动普通消费者即使没有广告也能保持一定的曝光率。
power Point 5——品牌要发声,保持曝光。
几年前很少有人听到NB的品牌信息,但近两年NB中国加强了对品牌营销的投入,在资源、创意、传播渠道等方面都有所突破。蒋畅认为,这些也是支撑品牌知名度和健康发展的内在因素之一:“NB全球总部对各国年度品牌指标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显示,NB中国的品牌认知度、喜好度和消费者购买意愿在过去两年都有显著提升。”
“NB的这些努力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是冰山一角。战略调整、扎实的工作、有利的市场因素和消费趋势促成了NB的增长。”蒋畅说。但也有人将NB的快速发展归结为“处于扩张期,业绩的增长依赖于更多的渠道和更多的门店”,甚至认为“从精英和明星的鞋子到大众的鞋子,NB会逐渐失去小众红利。”对此,蒋畅回应称“开店肯定会贡献一部分销售额,但NB绝不是简单的以店带动店的模式。我们同店也是连续两年保持高增长,每家店都有严格的规划。同时还远没有到‘toobigtobecoll’的阶段,即使很多人买某个品牌,也不一定不酷或者没有吸引力。NB将保持警惕,继续在品牌价值和消费者体验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