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新庄村在哪里?

一、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石新庄村基本情况

目前,石新庄村共有385户,总人口1,291,耕地2331亩。农民年平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村年集体收入45万元(以2013年末数据为准)。村里有一个2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一个1500平方米的综合活动中心,两个新建的景观池塘和一个占地10亩的鱼塘。村“两委”班子健全,村干部团结诚恳。他们努力寻找出路,为发展而奋进。多次被评为市、区两级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基层党组织。

为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研究,按照天津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的要求,石新庄村拟以农民土地全部入股的形式成立农业产销合作社,依托华北生态林的自然景观和区位优势,建设集农业采摘、垂钓、观光、农事体验、特色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园,与香河县合作,

第二,村庄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分析

(一)村庄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村里土地已经基本流转,主要收入来源是收土地厂的租赁费。土地方面,1.600多亩土地租赁给区林业局,600多亩土地租赁给水稻研究所种植优良水稻品种。村里的中小企业主要有木材加工、印刷厂、皮鞋厂、饲料厂等。、和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里没有特色产业,没有产业链。基础设施:近年来,村里的主要道路和街道的小巷已经建成,照明设施正在进一步改造。预计年底前全村亮灯。村庄绿化率达到20%,排水系统还有待完善,没有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村里的厂房被近十家企业租用,少部分村民在这些企业上班。目前,村里有40个蔬菜大棚,种植着各种蔬菜、特色瓜类等作物,但大部分都比较老旧,破损严重。90年代有四个养鸡场,几十个熟悉养殖技术的养鸡户。他们对种植业非常热心,但没有形成合作经营。

(二)村庄区位优势。

石新庄村位于宝坻市西南18km的大口屯镇辖区内,西接武清,北接香河。地处宝坻、武清、香河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村际公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沿金威线走青龙湾大堤,穿过生态林从西面进村;其次,从香河刘崧镇有一条乡村公路可以从村北进村;再次,从新的开放方向来看,后纬路可以从村子的东北方向进村。西边有绣花针河,村西北和南边有水渠,水利灌溉设施完善。土质较好,部分沙质,适合发展种植业。从村西出来是华北万亩生态林,靠近青龙湾大堤,自然条件极佳。北侧紧邻香河万亩荷花池,旅游资源丰富。

从发展休闲旅游村方面来看,按照车程距离,大部分在天津市区150公里到北京市区87公里以内,大部分在河北省大城市1.5小时以内。在京津冀大部分地区,游客乘车到村时间可保持在1.5小时以内,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3)村庄发展的弊端。

与目前的优势相比,不足之处主要有:村里的发展规划不够具体,村干部这么多年一直在摸索规划;上级政府对村庄的发展方向没有做出明确的定位,村庄的发展目标还比较模糊;道路设施和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还有很多民用设施需要建设;村里经济基础还很薄弱,收入来源单一,没有特色产业和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比较低。

(4)综合分析。

一般来说,村庄发展的目标是建设休闲旅游村。在区位、自然景观、土质、灌溉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在道路建设、经济基础、村庄设施等方面相对不足。在发展上,首先要给村子本身定好定位,争取区镇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做好发展旅游村的整体规划设计,分步实施。

三。经济发展工作的目标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一村一策”的要求,结合石新庄村实际,拟建设旅游生态村。以发展特色生态健康农产品为核心,拓展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将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有机结合,用有限的土地创造无限的价值,最终实现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共同致富。到2017年,每年接待游客5000人,年产值15万元,人均收入2.5万元。

分步实施如下:2015年,村集体年收入达到65万元,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计划在林下建设禽舍、垂钓园、农业技术援助项目和4个农民合作社。开展农村公路改造一期工程和林果种植采摘园初步建设。

2016年,村集体年收入将达到85万元,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654.38+0.9万元。计划完成蔬菜和甜瓜温室的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改造二期工程。

2017年,全村年集体收入达到1100元,农民年平均可支配收入25000元。计划完成林果种植采摘园、水稻立体种植养殖场、农耕体验区、餐饮娱乐区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至此所有设施均已建成。

四。总体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

(1)总平面布置

该村将重点建设八个功能区。同时配套水、电、路等相关设施,绿化美化园区。

(二)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1,水果种植采摘区

在现有基础上,改造林地,改善基本生产设施,成立林果合作社。建设规模360亩,分为300亩种植区。将实行集中大面积种植。引进苹果、梨、桃等经济效益高的果树品种,应用绿色种植技术种植,供应周边城市农贸市场,在各城区打响绿色农产品品牌;采摘体验区60亩,分为大棚区和普通区。采取多品种、季节性种植,提高游客采摘积极性,尽量延长适宜采摘的时间段。温室区将建设高档玻璃温室,以高档草莓、樱桃、葡萄、特色瓜类和部分特色热带水果为主,普通区以苹果、梨、蟠桃、枣等耐寒树种为主。

2.水稻立体种植养殖区

与天津市水稻研究所合作,拟对该所承包的160亩水稻试验田进行二次开发,由以往单一的试验田模式,转变为立体养殖与游客观光、示范、体验相结合的模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一地双丰收。

其中60亩将改造为水稻泥鳅养殖区,精选宝坻本地黄泥鳅,升级田间配套设施,实现绿色养殖;其中65,438+000亩将改造为水稻和螃蟹养殖区。按照绿色生产的标准,逐步提高活饵比例,配备防逃设施,适当减少作物面积,确定以趣味钓蟹为主,水产销售为辅的经营方向。

3、温室蔬菜和水果种植区

建设规模为110亩。扩大特色瓜菜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建设大棚40个,完成道路、排灌、自动卷帘机建设,购置棉被等配套设施,成立瓜果合作社。甜瓜种植力争分批采收上市;蔬菜种植要有季节性、多样化,争取每个季节都提供时令蔬菜,最大限度地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4.林下家禽养殖区

建设规模200亩。拟建设钢结构大型禽舍15栋,小型禽舍5栋,拟用于林下养殖。并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具体分为:

(1)观赏珍禽,如鸸鹋、孔雀、鸵鸟、鸳鸯、黑天鹅等。没有迁徙习性的,经过断翅处理后散落在陆地上。需要五个小禽舍和相应的观赏设施。

(2)山鸡、山鸡、火鸡、红(白)腹锦鸡、蓝孔雀等具有经济效益的珍禽,丰富了京津地区的禽类产品市场,树立了石新庄村的品牌特色。这些珍禽不仅能从蛋和肉中带来经济效益,市场上还有昂贵的皮毛制成的标本。需要5个大型禽舍。

③普通家禽。主要是家鸡和柴鸡养殖,村里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很多村民长期从事这个行业,是全方位的养殖人才。在现有基础上,计划将柴鸡养殖的一部分改造为森林散养,恢复原生态,为游客提供散养鸡蛋,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10大型禽舍。

5.休闲钓鱼和休闲区

休闲垂钓分两个地方,一个是村头的坑塘,占地10亩,一个是绣花针河沿岸。

村头坑塘的初步改造已经完成,需要对垂钓所需的场地设施进行美化和建设。计划建设30个钓鱼台,将垂钓园旁边的花园改造成休息区,建设场地,提供餐饮、休息等服务。

绣花针河穿过村庄的西部。近年来水质良好,适合水产品自然生长。计划在流域内设立长2公里的垂钓休闲区。在渔区两端设置截流设施,保证水质和水产品数量;整治渔区河堤,设置20个钓鱼台,增加亭台楼阁、休息长廊等服务设施。

6、花卉苗木区

建设规模260亩,分区域多树种种植,成立苗木合作社。主要品种有白腊、国槐、无柳絮垂柳、桃、法桐、玉兰、红海棠、太阳李等。根据苗木的不同生长周期,进行适当搭配,打造苗木景观长廊,既方便了向商家推广苗木,又打造了一个旅游景点。

7.农耕体验区

建设规模50亩,营造农民生活场景,为游客提供体验农活、缅怀辛酸经历的乐趣;还能起到教育作用,帮助游客家长培养下一代艰苦奋斗的精神。其中包括村里老人传授的剪纸、手摇等传统手工技艺;锄头、镰刀、犁、石臼等农具可供游客体验;现场恢复磨粉、石臼碾米、风车挑米、人工脱粒、石头磨豆腐等农业劳动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体验项目,比如用水车抽水、嫁接果树、采摘散养鸡蛋、采摘瓜果、糊鸟羽毛、抓泥鳅等。,分布在其他地区,可供游客体验。

8.餐饮和娱乐区

建设规模60亩,为游客提供旅游接待、停车、餐饮、住宿、农产品订阅、乡村特色娱乐等多种服务。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建设4个生态停车场,总面积6000平方米,分布在村庄周围,靠近道路和主要景点,规划满足700辆家用汽车的停车需求。

(2)建设综合服务中心1.500平方米,其中办公区200平方米,仓库600平方米,农产品加工车间200平方米,保鲜仓库300平方米,大米车间200平方米。

(3)建设2400平方米的商业中心,包括10家每家2000平方米的农家乐和一条400平方米的商业街,为游客提供便捷的餐饮和农产品购买服务。

④街道绿化,种植景观树,建设绿化带。

9.配套设施

①道路改造:旅游乡村道路拓宽改造7.5公里,硬化路肩,增设排水沟,使道路全线达到砂石路标准,使三条进村道路更加便捷。村里计划修建葡萄长廊、葫芦长廊、南瓜长廊,各长800米,并设置种植所需的支架,平整美化长廊两侧的土地。

②河坑塘改造:疏浚秀镇河河道,固化河坡,种植草皮,绿化美化河岸。进一步改造美化现有坑塘。

③增加一台100KV变压器,低压线路4000m。

动词 (verb的缩写)培训需求

(一)面向全体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培训36期600人,主要培训农作物种植技术和珍禽养殖技术。

(2)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覆盖18和120人,面向种植养殖专家、农产品经纪人和休闲农业骨干人才,主要介绍农产品销售、休闲农业管理经验,增加产品附加值。

(三)为村“两委”、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活跃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36期24人,主要学习合作社管理方式和企业发展模式,与村两委班子多见面交流,促进村经济腾飞。

(四)针对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期,300人,主要介绍旅游项目经验和培养新型技术人才。

不及物动词资本需求

(1)种植林果360亩,平整土地,修建灌溉设施,科研开发,购置各类树苗、农药、化肥等资金200万元。建设高标准水果采摘区,园林绿化60万元,玻璃采摘大棚90万元。* * * 350万元。

(2)水稻育种160亩,灌溉设施建设包括:修建斗渠1600米(资金9.6万元)、毛渠3600米(资金21.6万元),购买各种水稻秧苗1.28万元,农药化肥资金6.4万元。上面* * *需要54万。

(3)林下养殖200亩:建设钢结构大型禽舍15栋,投资900万元;投资200万元的小型钢筋禽舍5座。初步统计引进各种珍禽350万元。* * * 654.38+0450万元。

(4)特色瓜菜大棚40个,面积110亩,修路、排灌、自动卷帘机、购置棉被、科研开发资金80万元。

(5)种植景观树260亩,购买树苗、农药、化肥1.5万元,平整土地5万元,建设观光长廊、苗木设施45万元。* * * 200万元。

(6)旅游乡村公路拓宽改造7.5公里,金额642万元;建设三条2400米长的景观长廊,需要安装高3米、宽4米的钢骨架,30万元,约7000株苗木,1.4万元,平整土地2万元,长廊旁种植景观树20万元等。,也就是708万元。

(7)鱼塘改造及钓台建设15万元,休息服务区建设25万元,修镇河清淤改造30万元,河坡固化美化15万元,渔区建设25万元,河堤美化12.5万元* *。

(8)农业体验区场地建设20万元,所需农业生产体验设备5万元,占25万元。

(9)完善并成立四个合作社,即一个养殖合作社、一个景观树种植合作社和一个瓜菜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需要资金50万元。培育一个果木种植科技示范合作社需要20万元。* * * 654.38+0.7万元。

(10)配套设施建设:四个停车场* * *共1万元;10农家乐200万元;在村里种植500株观赏苗木,25万元,修建绿化带,20万元;商业街250万元;综合服务中心654.38+00万元,其中:接待区654.38+08万元,保鲜仓库400万元,库房654.38+00万元,农产品加工车间654.38+05万元,大米车间654.38+05万元,大米加工设备654.38+05万元,农产品。100KV变压器,20万元;低压线路4000米,8万元;* * * 654.38+0623万元。

(11)农产品商标注册、绿色食品申报、广告、网页制作等其他不可预见费用,共计75万元。

* * *需要财政资金4860万元。其中贷款贴息4376万元,直接补贴484万元。直补资金主要用于:林果种植项目141万元,林下养殖项目55万元,温室大棚项目80万元,景观树项目108万元,合作项目100万元。

七。组织管理模式

建立合作社。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农民都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设立董事会,1主席,2名副主席,2名主任,1会计,5名生产经理。实行股东大会制度,董事会成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建立健全会员(代表)大会制度、董事会工作制度、监事会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员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合作社实行股份经营模式,成员以土地和资金两种形式入股。土地每亩定价800元,资本投入每股800元。

在合作经营方面,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公开、透明、民主的方式选举或聘请总经理,实行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实现安全高效的合作经营。

合作社的财务收支应当报销,合作社的生产支出、收入金额和其他费用应当经合作社财务管理小组审查批准后方可生效。

利润分配方式:每年分配一次利润,在保证社员每亩固定股金800元的情况下进行利润再分配,每年按利润的5%提取保障基金(用于合作社的流动资金,金额充足后可用于覆盖社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其余的利润将按股份分配。在合作社工作的农民可以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

八、施工进度计划

项目实施时间:2015年4月——2065 438+07年2月17。

九。效益分析

经济利益

休闲旅游村建成投入使用后,可创造年效益1409万元。其中包括:

生产收入方面,特色农区平均每亩收入4000元,扣除成本后,每亩效益3000元,1.08万元/年;立体种植区平均每亩收益4700元,扣除成本后,每亩效益分别为3700元和75万元/年;大棚种植,每亩效益3万元,330万元/年;苗木种植,每亩效益6万元,按三年一次产量计算,平均520万元/年;林下养殖珍禽效益为654.38+0.5万元,75万元/年,普通珍禽为5万元,50万元/年。产品加工销售按每亩增收1万元计算,73万元/年,800元立体种养亩效益1.3万元/年,珍禽产品加工按每个大型禽舍3万元计算,1.5万元/年。

休闲旅游方面,以年接待游客5000人计算,每人300元的服务消费为654.38+0.5万元/年。

(2)社会福利

该项目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可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引入现代企业竞争和激励机制,走共同富裕之路。拓展发展渠道,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全区全市合作发展新模式。休闲旅游村的发展将为大中城市居民提供新的度假观光场所,促进当地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增加经济收入200多万元。

旅游村建成后,将创造150个就业机会,社会效益每人每年540万元。

(3)生态效益

项目生产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和除草剂,使用生物有机菌肥和生物农药,采用诱虫灯、生物杀虫剂、频振灯等生态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应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从源头上消除农药、化肥、除草剂的面源污染,生产出安全健康的农产品。通过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大生态保护投入,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安居、增收的美丽乡村。(adsbygoogle = window . adsbygoogle | |[])。推送({ });

石新庄村附近有鲍静温泉农场、帝景温泉度假村、宝坻黄庄洼自然风景区、宝坻烈士陵园、青龙湾固沙林自然保护区等多个旅游景点,还有宝坻大蒜、宝坻黄泥鳅、潮白河鲫鱼、黄庄大米、大港冬枣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