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村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

“一人不富,全村富”,“致富路上不能掉队一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先进集体事迹材料。欢迎阅读。

农村先进集体事迹材料(1)

该村是全乡三个行政村之一,距县城11 km。是一个纯藏族村,有两个村民小组,44户295人,耕地面积755亩,现有圈舍和牲畜2200只,人均纯收入1765元。* * *党员11人,目前党员5人。

该村以建设先进基层党支部为目标,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担当战斗堡垒的精神,带领党员群众立足实际谋发展。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该村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开拓进取、团结协调、公正廉洁、联系群众、精干高效,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团结带领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牧业经济、实现* * *。

多措并举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

首先是抓队伍建设。经过班子筛选调整,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村班子平均年龄由52岁降低到38岁,村班子领导农村经济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和官员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抓队伍建设。采取党组织帮扶、党员带等形式,综合培训,择优录取,发展新农民党员5名,发展入党对象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人,有效改善了队伍结构,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抓制度建设。按照“五好”标准,大力完善制度建设,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规章制度办理,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村班子和整体工作力量的民主科学决策水平。

四是抓阵地建设。积极改善办公条件,投资5000元修缮了活动室,购置了办公设施、数码电子设备和取暖电器。民主管理、村务公开、依法治村、教育培训迈上新台阶。

五是抓“民心工程”建设。立足实际,积极协调争取,加大资金投入。协助乡政府争取到总投资60万元的村道建设项目,积极编制本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申报总投资23万元的村道硬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总投资60万元的整村推进工程,完成人畜引水工程,实现用水入户率100%,村内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第六,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结合“1+1≥3”培训行动,选派村干部积极参加州县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和出国学习,逐步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七是创新载体,注重实效,认真组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组织实施了“321”专项帮扶活动,制定帮扶计划,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为“双培双带”项目的实施增添了后劲。使党员和群众对支部的满意率达到85%以上。

立足现实加快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

“一人不富,全村富”,“致富路上不能落下一家”。村里的党员说到做到,也做到了。考虑到当地草山小,村支部大力鼓励党员群众外出租草山放牧,发展畜牧业。支部帮助5名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党员群众在冶力关、树布等县租草地放牧。通过党员外出借牧5人的实际利益和倡导,通过“1+1≥3”活动,组织这5名党员群众帮助岷县、宕昌、碌曲等地23个党员家庭租用草场30余处,年经济收入达165438+万元。同时,该分局把加大劳务向组织转移、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群众致富的有效途径,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在外省市从事多种经营的有10户22人,年经济收入70多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30%。目前,全村固定电话和有线电视接入率达到70%,移动电话使用率达到55%。50%的房屋改造成了砖木瓦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部分家庭达到了小康水平。

旗帜鲜明,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今年3.14后,党支部迅速成立WW领导小组,号召党员干部群众明辨是非,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与“qd”分裂势力划清界限,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政治稳定。成立了10人的村自维护队,坚守自己的规则,昼夜值班。同时,党员大会的召开,要求党员带头认清形势,明辨是非,回顾过去,着眼现实,充分认清反动集团分裂祖国的阴谋,引导和带领集团珍惜来之不易的优良形式和安定祥和的幸福生活。

通过开展农牧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宣传政策法规,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国家维稳宣传资料》、《甘肃日报》、《日报》相关内容,县委、乡镇党委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党对少数民族的各项民族政策。党员和村干部、党员发展对象的学习笔记达到4500多字,并写了比较深刻的体会。增强了党员干部对党员发展目标的政治责任感和爱国爱党的热情,使每个党员都能明辨是非、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村党支部组织群众坚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坚决抵制旧思想旧观念。武警驻农村支队支书杨同志作了积极的讲话,表明了态度,深刻揭露了该集团的犯罪行为,并带领群众防止外来逃犯闹事和破坏村庄。他还呼吁广大藏族同胞与qd分子划清界限,坚决打击一切破坏分裂势力。魏一乡纯藏族社会稳定,人心安定。村里没有人参与相关活动,保证了农牧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Xx地震,全村震感强烈,群众损失巨大。地震发生后,该分行积极号召党员和群众积极开展抗震自救活动。先后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修复开裂墙体30余处,修复村活动室屋顶20余平方米,修建村活动室及群众围栏20余米,搭建帐篷3顶,向重灾区捐赠爱心款560元。结合党员远程教育和政策法规宣传学习,培训党员群众300余人,培训党员致富5人,平均每年8次讲座,15部电教片。农民党员参与率达到80%,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面貌的改善和经济发展。

农村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二)

大漠无垠,春色犹丰。位于xx沙漠深处的巴丹吉林嘎查,依然屹立在这滚滚沙波中。这是因为xx党支部怀着攻坚克难的信念,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携手开辟了这片净土。

Xxxx总面积3184平方公里,总人口28户104人,其中党员13人,集体积累23万元,人均收入3097元。1995年被授予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

一是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牧民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交通闭塞,生活环境恶劣,经营理念落后,严重阻碍了无地牧民迈向小康的步伐。党支部书记嘎查心里着急。长此以往,他将被时代淘汰,葬身沙漠。只有改变传统保守的生存观念,才有发展。嘎查党支部积极引导牧民走出去,了解外面的发展空间,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鼓励牧民改变原有生活空间,多渠道、多方向发展以畜牧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生态畜牧业和效益畜牧业。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牧民们认识到,要发展,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其次,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淡然,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第三,充分利用党的富民政策,走勤劳致富的道路。

二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

xx党支部充分把握西部大开发和“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的机遇,积极调整和引导牧民整体产业结构,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效益畜牧业。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嘎查党支部在组织实施安置政策的同时,全面落实“两权一制”工作,核定载畜量,恢复生态植被,发展高产畜牧业。

二是合理开发资源,壮大嘎查经济实力。卤虫资源已成为嘎查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嘎查党支部着眼于保护和合理开发,积极配合镇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嘎查集体积累。目前嘎查集体积累23万。

三是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卤虫资源的开发促进了三大产业的发展。嘎查党支部抓住发展旅游、交通、服务业的机遇,重点开发巴丹吉林沙漠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各界游客参观了解巴丹吉林沙漠;鼓励牧民发展第三产业,增加收入,20xx年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人民币。

第三,以身作则,实践三个代表。

xx党支部书记巴图达来牢记党的宗旨,带头实践三个代表。因为他深深明白,一个人不富,只有* * *才富。为了真正起到带头作用,不管路途有多远,他都会骑着骆驼走进牧民家中,与他们交流思想,探讨如何脱贫致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勤劳致富方面,他以身作则。为了提高牧民发展三产的积极性,他带头实践开发卤虫资源,并充当游客的向导。努力与收获成正比,经济收入翻番,走向小康。牧民看到了希望,纷纷效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牧民们纷纷称赞:巴书记真不愧是我们的向导。

四、加强基层组织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嘎查党支部不断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完善了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了党员零头合同制。每个党,特别是年轻和充满活力的党员包2-3牧民,优先支持和发展家庭经济。经常组织牧民交流经验,探讨致富经验。通过努力,形成了团结进步;开拓、务实的领导团队。

面对洁净无垠的大漠,嘎查党支部迎着初升的太阳,手拉手,* * *在大漠深处开垦了一片文明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