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厂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中国鞋都中国第一鞋都:福建晋江

晋江鞋业是中国最大的鞋业信息化基地,晋江陈埭是中国最大的鞋类产品生产加工贸易基地(产量目前全球8.5%)。产品齐全,有超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完整的企业链,并有大量的名牌企业集群,市场成熟。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晋江已经成为拥有民族品牌最多的县级市。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73个,中国名牌产品21个,国家免检产品76个,中国出口名牌产品2个。7个品牌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5个品牌入选“亚洲品牌500强”,3个品牌入选“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等等。

运动品牌代表:安踏、匹克、红星鸿星尔克、德尔福、361度、特步、爱乐、金莱克、贵人鸟、明乐、乔丹、坎塔、陆游、邱欢(雅立德)、柯美、CBA雷速、喜德隆、耐步、金苹果、恩东、布巴、基安达等

中国第二鞋都:浙江温州。

温州鞋有着800年的悠久历史,今天更辉煌。历史悠久的温州皮革业,在21世纪到来之际,注定要肩负起重大的历史责任。今年年初,温州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打响“中国鞋都”品牌,树立“中国鞋都”形象。温州国际鞋文化节是在1999年举行的,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地方政府把制鞋业放在这样的位置。在本次温州树立“中国鞋都”形象高层研讨会上,一批经济界、轻工系统的专家学者和官员将为温州树立“中国鞋都”形象建言献策。温州鞋从来没有受到过这么高的礼遇。

1.温州鞋业的发展和“中国鞋都”形象的树立,浸透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温州制鞋业也一直受到中央和各部委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上世纪80年代中期,温州鞋业进入信誉危机,中央派出六部委负责人到温州,直接指导温州鞋业发展,为温州鞋业重振雄风指明了方向。

中央领导多次到温州鞋企视察,主要有李瑞怀、尉健行、乔石、宋平、李、迟浩田、费孝通、曹志、王汉斌、宋健、陈、李贵鲜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1999年1月,国家轻工业局在温州召开了全国轻工业系统局长会议。与会的各位领导考察了温州鹿城区的制鞋企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主任会议上,当温州市市长钱把温州要建“中国鞋都”的条子交给国家轻工业局陈局长时,陈局长当即亲笔书写“支持!支持!!支持!!!"

1996 10,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向十四中全会赠送电影《世纪的呼唤》,连续报道温州鹿城鞋业公司和温州长城鞋业公司10多分钟,充分肯定鹿城鞋业公司的创业成果。

65438-0997在北京举办的“十四大以来辉煌成就展”中,温州鹿城“康奈”皮鞋入场参展。1999年9月20日举办“* * *与中国50年成就展”。中国皮鞋行业只有鹿城康奈皮鞋获准参展,体现了国家轻工业局对温州皮鞋的高度重视。

温州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一直渴望树立“中国鞋都”的形象。市长钱在鹿城鞋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树立温州“中国鞋都”形象,是温州鞋革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实现鞋革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选择,是中国鞋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有益尝试。钱市长还考察了国家“中国鞋都”工业园区的选址,并现场协调解决有关事宜。

第二,树立温州“中国鞋都”的形象,在中国有其独特而深刻的历史背景。

温州鞋革行业历史悠久。南宋温州九三书社编撰的温州戏曲《张协状元》中,有一个“赵皮鞋”的名字。据此推测,最迟在南宋时期,温州市区(今鹿城区)就有了生产皮鞋的“专业户”。500多年前,在明朝成化年间,温州生产的靴子和鞋子已经成为朝廷的贡品。

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鞋业的发展。据《温州市志》记载,“清嘉庆初,平阳北港水头有王聚元皮革作坊,用熏蒸或明矾鞣制皮革。”清朝末年,瓯海“三溪(瞿溪、郭溪、熊茜)”一带的农民,农闲时经常从事文人鞣制牛皮。民国初年,温州市区出现制革作坊,集中在小喜一带,现在位于百里西路的皮坊巷由此得名。

到20世纪20年代,温州皮革业已经相当发达。温州市出现了皮革街、皮鞋街、皮革街。在这“三条街”上,各种品牌的鞋子、皮鞋、皮箱、皮具的店铺和作坊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手工制鞋和皮革制作体系。20世纪30年代初,一位日本归国华侨在温州开了一家皮革厂,聘请了一位制革师傅,运用先进的技术精制出一条“色泽如油、光韧、弹性好”的优质栲胶带,很快在国内声名鹊起。紧接着,浙江皮革厂在温州开业,一时间,熟练的制革工人多了起来。于是,温州皮革业发展迅速,名声越来越高。产品进入福建、台湾省、上海等四省市,还延伸到东北、西北、港澳,覆盖大半个国家,并与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

20世纪50年代以后,温州皮鞋业发展迅速。1957年,市区皮鞋产量为16.3万双。到1978年,市区国有、集体皮鞋厂超过10家,年产量49.68万双。20世纪80年代,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温州皮鞋业发展起来。温州鞋革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温州鞋革工业多次获得全国第一。比如第一双猪皮皮鞋,第一双硫化皮鞋,第一双模压皮鞋,第一双胶粘皮鞋,都是在温州诞生的。温州是中国鞋革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鞋革工业不断发展历史的缩影和代表。

第三,树立温州“中国鞋都”的形象,温州是中国第二发达的产业。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温州皮鞋生产迅速发展。当时企业多,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全市皮鞋企业在80年代末达到6000多家,形成了温州鞋业的辉煌时期。温州制鞋业在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重大挫折。8月8日,1987,5000多双温州劣质皮鞋在杭州被纵火。杭城大火唤醒了温州鞋业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一场重振温州鞋业声誉、打造温州皮鞋品牌的工程在温州拉开帷幕。1988年夏天,鹿城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鞋业协会——温州鹿城鞋业协会。在协会成立大会上,370多位鞋厂厂长联名向鞋业发出倡议:“各位鞋业同仁,要重视鞋城的声誉,重视皮鞋的质量,不要赚钱。”

随着市委市政府“质量立市,发展名牌”发展战略的实施,温州皮鞋行业进入了第二次创业阶段。目前,全市有制鞋生产线1000多条,年投资5亿元,意大利与台湾省的距离已引进国际先进水平。全市皮鞋企业成立了12家集团公司,年产值超亿元的皮鞋企业有15家,10多家皮鞋企业成立了10家。年产值超亿元的皮鞋企业15家,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皮鞋企业10多家,正在运营的企业50多家。在65438-0993中国首届鞋王博览会上,温州鹿城皮鞋分别荣获“中国十大鞋王”之一、“中国创新鞋王”之一、“金鞋”两项、“推荐产品”六项。98年全国十大真皮鞋王温州有3家皮鞋企业获此殊荣,占全国的30%,25家皮鞋企业获得“真皮标志”,占全国的33.78%。浙江、温州名牌皮鞋企业5家,浙江省著名商标5件。此外,耐宝、东易、喆吧、多康、惠特、藤田等鞋类品牌在国内也颇具知名度,各品牌专卖店遍布各大城市。同时,温州皮鞋也在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现在,温州鞋革产品已经不仅仅是一两个知名品牌的产地,“温州”这个词也正在成为消费者心目中优质鞋产地的代名词。

温州皮鞋企业在中国同行业中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制鞋企业4500多家,产值200亿元,利税1.5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48亿元。这三项指标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6%、8%和1.5%。从65438年到0998年,全市鞋类总产量达到6亿双。

如今,温州皮革产业走出了一条专业分工合作的道路,配套成龙工业生产:有鞋底生产基地、鞋饰品生产基地、猪皮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牛皮交易市场、合成革生产基地、年销售额30亿元的鞋材市场、皮鞋批发市场、牛皮加工基地、皮革机械、皮革化工等市场,有专门的鞋类信息、设计、展览等机构,还有遍布全国的温州。

近年来,不仅国内知名皮具辅料企业进入温州市场,还吸引了意大利、德国、日本、巴西等国家的皮具辅料生产企业在温州设立窗口,带来了世界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促进了温州鞋革产业的快速发展。

事实上,温州不仅起到了资源聚集的作用,还为当地鞋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价格优势的优质资源,成为中国鞋革行业资源的集散地和行业信息的窗口。同时充分实现了辐射功能,使温州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鞋革产业繁华之都和重镇。温州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鞋都”。

第四,温州“中国鞋都”的建立有其承接21世纪产业发展的宏伟规划。

根据建设现代化新温州的要求,温州市委市政府根据鹿城区产业布局、交通条件、土地存量等现状,提出加快打造鞋革产业专业化产业城,在鹿城建设“中国鞋都”工业园区。“中国鞋都”工业园位于鹿城区双屿镇,长江沿岸,杨怡乡104国道南侧,总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使用面积约7000亩。一期用地2400亩,位于双屿镇陈谦村和屿头村。温州长快、东亿、吉尔达、聚亿、第二皮鞋厂、艾迪斯、巴厘、富士达、富利欧、富利德、石达理、瑞德利、乔耐等一批龙头企业将入驻园区。

温州“中国鞋都”产业园是集科研、贸易、检测、信息、生产为一体的大型鞋业基地,功能齐全,配套成龙。园区规划功能分为制鞋区、鞋机区、管理服务区和生活文化区。同时,管理中心区域将建设中国最大的鞋文化博物馆、鞋贸展厅、鞋文化园。园区还将是一个集工业生产和旅游接待为一体的基地,向游客展示现代制鞋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生产过程,悠久的制鞋文化历史,以及温州独特的区域科技文化格局,充分享受休闲娱乐和旅游购物的便利。

此外,市政府还考虑在园区建立鞋革学院,积极推动温州鞋革行业与意大利同行联合成立皮鞋设计中心,为工业园区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从而促进温州鞋革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使生产园区不仅成为中国名牌皮鞋的生产基地,也成为世界名牌皮鞋的生产基地。

在“中国鞋都”产业园建设中,市委市政府提出将产业园作为鹿城工业区的延伸。一方面要延续制度和政策,充分利用现有的优惠政策和成熟的管理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从鹿城工业区管理机构抽调精干的人才,建立高效务实的工作团队,实现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努力形成明显的软件环境比较优势。

“中国鞋都”工业园区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设备,加上完善的软环境,“中国鞋都”工业园区必将承担起21世纪弘扬温州鞋革产业的重任,成为温州“中国鞋都”面向世界的有形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