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专属茶园商标
好在燕坎三家的饭菜都很好吃,有被张敏誉为版纳第一的酸笋炒肉丝。这对夫妇几乎没有给张郎增加一分。他们抱怨雾太大,没有招牌,但是进了景迈山,一路都是招牌。
别指望GPS,有时候信号不好。?他们抱怨政府工作不力,缺少好的工作。我们刚从张郎古茶园回来。我觉得这里的古茶园很不错,值得一去。他们说,你有兴趣,别人不一定有兴趣。没错。颜拉做了多年的外国导游,一片茶叶都没卖出去。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说景迈的各种好,张郎的各种不好。可比点太多了,都是布朗族的寨子,都有古茶园。自然风光+民俗风情,让人感叹的是,张郎是怎么输的?
严侃三让我65438年10月9号去老满鄂。他们开了一个布朗族的会议。他补充说,5438年6月+2月中旬在京麦也有一个会议。最近去不了这个,不过这个6月5438+2月的还可以。我很想听听他们都聊些什么。这三个棕寨都是茶界有名的。碰巧这次旅行去了老满额和张郎,以为景迈山就在山的对面。去吧。去看山,顺便去看看这些老朋友,金文兄弟。
于是我们来到了景迈山。怎么说呢,景迈山。从踏入结界的那一刻起,你就会觉得自己很美。本来这个经典词汇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应用,但是现在,你会发现大部分地方离经典词汇越来越远。如果你找到一个地方,只要它符合美景,连桃花源都符合。在以前,这种合流甚至是与世界为敌的。
金文师兄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景迈山符合大多数人心目中茶山的样子。茶山应该是这样的,但为什么现在不是这样?这是一个错误的开始。
什么是正确的范式?比如安百里促成了景迈山的茶庄范式,雨林促成了孟宋,襄垣促成了义乌,促成了斗茶范式。企业未必从中受益,但当地的变化是深刻的。从长远来看,对行业的改变也是深远的。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不应该只是把茶当成提款机,而应该在范式上有所贡献,既要让当地人认识到茶的价值,又要让这种价值在审美层面上运行。
而某地的一些企业,除了靠茶叶挣钱,修门,还影响了什么?只是一堆丑陋不堪的房子。
爆发只会以爆发的方式影响茶农,而美学家会以美好的方式影响茶山。
芒耿的严三文说,他当兵的时候根本没意识到茶的价值。他给战友喝的古树茶,感觉又苦又难吃,也影响了睡眠。他甚至不能介绍他的家乡。想想就可惜了。我在张郎和亚拉说了类似的话,他问我。周老师,为什么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自己喝茶的好处??
我跑茶山这么多年,深感年轻一代茶农自我意识的加强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总觉得前代的故事很精彩,但是普洱茶10年以来的故事才是真正的大时代。我的茶山笔记里有100多本书,书里流传着很多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