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不是梦想中的天堂。

以下是我一位在英国的朋友的来信,她在信中倾诉了在英国学习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

英国生活

对于英国,或许大家都充满了好奇。在现在的大学生眼里,能够出国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英国是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发达国家。在英国留学可能真的很让人羡慕。

我有机会去英国留学是因为在布莱克大学有一个联合办学项目。人们对出国留学有很多看法。有人说出国的人更容易“学坏”,有人说中国人出国后不团结,有人认为出国后回来找工作不容易。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是怀着平静的心情出国的。我觉得我的生活会不一样,我喜欢不一样的生活。只有真正吃过螃蟹的人才对螃蟹的味道有发言权。无论调查者能说什么,都只是螃蟹的“颜色”;记者和教育部门能说的最多的,也不过是“香”。于是我踏上了开始自己生活的旅程。

初到英国

当我们到达英国时,已经是秋天了,天气已经变冷了。当我们来到学校公寓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刚下飞机的时候,我能听到很多感叹,更多的可能是失望——传说中的发达国家,或许是高楼林立,灯火通明,但我们眼中的景象却不一样,晦涩的天空,最多五层的写字楼,人烟稀少的商业街,破败的二层住宅——但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并不是单以此来衡量的。我完全可以接受,因为我出国前就有心理准备。当我把公寓里的东西都打包好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又困又饿,因为我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我也没吃好,但是英国的超市四点多就关门了,去杂货店也没有零钱,所以人们饿了,想睡觉。这才发现我没有枕头和被子,只能靠在胳膊上睡觉,盖好外套。当时我以为熬过这一夜就好了,一切都会重新开始。因为太累了,很快就睡着了(其实第二天要办各种手续,所以早上起来在派出所、银行、学校之间穿梭到晚上,直到晚上才真正吃到一顿自己做的所谓“饭”)。

衣食住行

在人们的想象中,英国绅士风度翩翩,西装革履,但实际上,英国人对服装的要求并不高。在某个工作场所,一般不要求男性穿西装。英国人穿衣服很随意,什么衣服都可以接受。大多数人喜欢穿休闲装,而上班族则穿比较正式的衣服,比如制服或西装。在英国,如果你去酒吧,男士必须穿黑裤子和皮鞋,女士必须穿晚礼服。女装的款式很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长裙、短裙、吊带、长袖、短袖、背心、露脐装。英国的鞋子质量很好,款式大多优雅大方,比如细跟、粗跟、厚底鞋。英国很少有色彩鲜艳的衣服。这里的衣服大多是深色,黑色是这里永恒的流行色。在英国,人们更喜欢戴围巾。围巾的款式和样式很多。如果搭配的好,也是很好的点缀。中国有句古话叫“二八月,随便穿”。英国的天气变化很大,人们的穿着也很不一样。冬天往往是厚外套或大衣,内搭衬衫或t恤。在夏天,你经常可以看到人们穿着外套。如果你在中国,会有人指指点点,但在英国,没人在乎你穿什么样的衣服。

按照我们的饮食习惯,总觉得英国的主副食不对,品种少。可以说饭不粘,肉不香,鸡不鲜,蛋没意思,菜品种少。肉基本不肥,大概是饲料的原因,烧起来没多大味道。鸡肉很肥,食肉,炖的时候没味道,油。英国人对海鲜不感兴趣,所以只有沿海城市才有卖。但是盒装的,每盒4-20个,数量不等,每个鸡蛋都有商标和保质期。豆制品只有中国才有。这里的物价换算成人民币贵得惊人。所有东西的大价格基本都是国内价格乘以十二或十三。但也有很多东西很便宜,英国的超市总是有过期食品打折,说是照顾穷人,但其实不是穷人也买。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穷学生,总是去超市买打折商品。中国学生在英国不会做饭会吃亏,因为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主要吃汉堡、披萨和薯条,还有各种罐头、面包和快餐。英国人习惯了这种饮食习惯,但中国人吃久了就会腻。但其实我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现在独生子女家里能干活的人可能少了,但我不到四五天就能被强制在这里锻炼。毕竟饿着肚子的滋味不好受。

如果不通过中介去英国学语言,住在寄宿家庭的人很少。在英国你可以选择住学校公寓或者合租。英国的学校公寓非常欢迎,所以要提前申请,如果第一年住学校公寓,第二年就很难申请了。一般住学校公寓的好处是安全可靠方便。可以有效利用学校资源,比如图书馆,也方便加入各种社团,结交很多朋友。在外面租房可以让你更深刻的体会到在家生活的艰辛。如果合租的人很难相处,那就麻烦了,因为这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一起交房租和水电费,在外面租房子经常互相照顾,比如

如果你住在学校公寓,这些问题不是很严重。在英国,住学校公寓一周要40到50英镑,房子的租金一周要20多英镑。加上水电费和上网的各种费用,不到30英镑。城市越大,住房成本越高。无论是学校公寓还是出租房,个人卧室都会提供床、写字台、衣柜等等。还应该有公共厨房、卫生间、浴室和洗衣机。英国人对厨房很讲究,所以会有微波炉、烤箱、电炉、冰箱、餐桌等等。

英国超市会提供各种生活用品,你经常可以找到“一斤店”。所谓“一斤店”,就是店里的东西都是一斤,当然也有超过一斤的东西,但是会明码标价。其实在英国生活就是这样。如果你的生活水平不高,可以找便宜的东西。如果你有钱,会有很多精致的东西给你。英国的贫富差距很大。据说英国圣诞节的贫富差距达到2万英镑(英国的圣诞节很隆重,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走在英国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人身边的孩子打扮成小皇帝小公主的样子。他们会在父母的引导下去各种高级场合。

如果经常去离家远的地方,需要坐车,省钱的办法就是买月票或周票。在伦敦,人们的交通工具多为地铁,因为伦敦的地铁比较发达。伦敦1、2、3区周票约12英镑。如果要去四五六区,票价就更贵了。在其他城市,如果坐公交车,单程需要1-2英镑。

在英国学习

其实英国的课程对本地学生来说并不难,课时也很少。与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英国学生要快乐得多。大学里往往是先大班,再十几个人的小班讨论。这样你就可以消化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但是对于留学生来说就没那么幸运了。如果你英语好,那就好办了,但是如果你英语不好,吃亏的是你自己。因为语言的原因,你读一页书需要五次、六次甚至十次。学专业知识的话,会有很多专业术语,需要查很多单词。考试前,我要背很多单词和章节。因为英语考试除了写卷子之外还有固定的考试时间,一般只问大题,两个小时内答三个大题。如果你是文科生,每道大题需要1000字以上。试想一下,如果让你用中文写,你都会皱眉头,更别说英文了。但是对于英国学生来说,这可能要容易得多。

英国不是天堂。

英国的福利待遇很好。政府每年给穷人补贴,政府每年给乞丐补贴一万英镑。这里每个人都有专业证书。你会发现这里没有人有资格看不起任何人。不分贫富,不分职业,人人平等。英国有各种各样的中介为你服务,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服务态度也很好。比如一个房产中介介绍工作。每个大单位都有接待处。你可以问他各种相关的问题,她会尽力帮你解决。

但事实上,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英国生活并不容易,你会发现很多次所谓的歧视。当你工作的时候,你会有很多又重又累的工作要做;逛名牌店,服务员不会主动为你服务,因为他们觉得你买不起;当你去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辛辛苦苦挣来的生活费,在英国人眼里除了生活费,只是他们的零花钱;如果你是一个女孩,在晚上9点或更早的时候走在黑暗的街道上,有人会问你是否做生意...

第一天下飞机,有的同学被泼了水;当我在麦当劳工作时,人们经常问我,你来自中国、广州、香港还是台湾省?因为从广州来的中国人总是装成“高级广东人”,通常不团结,经常跟外国人说中国人怎么了。更要命的是,在酒吧里,(英国人通常会聊两个话题,一个是足球,一个是性,酒吧是他们正常的交流场所),经常会跟英国人说中国女人有多“贱”。记得我在麦当劳工作的时候,和一个英国人聊天。他告诉我你找工作不容易,你知道吗?有很多像你这样刚来一个国家找不到工作的女生,都去了酒店...他说,你知道我的意思吗?我觉得作为中国人,无论中国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都不应该告诉外国人,更不要看笑话。

如果你是英国人,你应该很乐意生活在这样一个福利好,生活水平高的国家,在这里你可以看不起其他种族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应该做一些事情来保护你的人格和国家的民族性格。

英国不是(中国人的)天堂!!!

我们可以在信中想象一些事情...比如环境好,学习场所优秀,城市建设先进,等等。一切还是能让我们中国学生向往条件的,但也有我们想象不到的阴暗面和让人心寒的一面。我不禁为留学的年轻人担心,在充满希望又复杂的求学路上默默祈祷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