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会计处理如何分录?
1.企业发生业务并收到相应发票时:
借:原材料应交税费(根据发票内容计入相应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科目)
2.企业发生业务并开具相应发票时:
借方: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涉及发票账务处理的企业,应根据相应的发票领用或开具业务,计入相应科目。涉及相应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也应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
会计分录也叫“记账公式”。“入口”的简称。根据复式记账原则的要求,它列出了每一笔经济交易双方相应的账户和金额的记录。在登记账户之前,通过会计凭证进行会计分录,可以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分类,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便于事后检查。每个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简单条目也称为“单个条目”。指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条目也称为“多重条目”。指一个账户借方,几个账户贷方,或者一个账户贷方,几个账户借方对应的会计分录。
层析法
色谱法是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和层次,逐步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色谱法讲授会计分录直观明了,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和负债。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变化。
4.根据第二步和第三步中各种账户的借贷双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须对等的记账规则进行会计分录。
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准确了解会计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更适合个别会计分录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