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套人才住房打六折。深圳多层次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

165438+10月9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6条人才安居工程配售公告,4422套。此前,深圳明确人才住房租赁价格为市场价的60%左右。

在业内人士看来,预计选择人才住房的人数将大幅增加,大部分住房户型的大面积也使得换房需求不再迫切。这不仅解决了迫切的市场需求,也稳定了市场预期。总的来说,深圳围绕年轻人和新市民建立了供应和价格可预测、价格可控的多层次住房体系。

165438+10月9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6份人才安居工程配售公告,本批次配售4422套住房。

深圳首次分配人才住房4422套,三居室占比过半。

深圳首批人才住房开始配售。165438+10月9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深圳市住房保障局宝安区住建局龙岗区住建局龙华区住建局光明区住建局关于六个项目人才定向安置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6个项目的房源将于10月110面向深圳人才配租,配租均价为20520 -44900元/平方米。符合申请条件的,可通过公证摇号方式设立名额。

据悉,该批4422套房源* * *,其中两居室1957套,三居室2465套,分别位于安珠蓝军湾府、安珠红旗台、安珠跃龙苑、安珠昊龙苑、星河凯凯客环球商务中心、华侨城九悦广场。

这是深圳首次出台人才住房安置细则,也是最大一批人才住房安置。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深圳明确人才住房租赁价格为市场价的60%左右。

广东省城市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表示,在落户准入门槛方面,虽然仅限于深圳户籍且参加社保三年以上,但考虑到深圳落户门槛较低,且此次涵盖了学术型人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和技能型人才,政策实际上是面向广大人才的;而且通过公证摇号的方式按顺序选房,意味着人才住房安置门槛低,是对普通人才的一种福利。

中指院深圳分院研究总监罗也表示,与深圳住房轮候、商品房需要积分不同,深圳人才认定门槛降低,在价格、申请门槛等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人才住房门槛高、覆盖面小的问题。

“深圳首批人才住房配售释放出强烈信号,随着深圳进入科技主导时代,政府部门开始大力支持人才住房,房子本身也要为科技人才服务,让人才安心入住。”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丁松说。

安置人才住房有助于稳定预期,提升居住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深圳楼市整体难有起色,“银十”质量不足。深圳中原统计数据显示,6月5438+10月,深圳新房成交3328套,环比下跌7.9%。成交面积33.2万平方米,环比下跌10.4%。6月5438+10月,访客指数震荡下行,“银十”略显低迷。

二手房方面,从实时行情来看,6月5438+10月深圳二手房市场继续低位运行,访客量有所回升,但成交转化率不高。转让数据显示,深圳二手房成交1733套,环比上涨0.2%,连续两个月二手房成交不足2000套。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在人才住房上没有明显的优势,很难吸引相应的人才买房。那么,人才住房有什么优势呢?

对此,李表示,人才住房有三大优势:一是价格低廉,仅为同区域新建住房项目价格的60%左右,部分房源单价仅为2万元。在维持深圳均价在5万元的情况下,对广大新进入深圳的人才是一种福利;二是户型较大,以两居室和三居室为主,不受国家保障房制度限制;第三,供应规模比较大。目前,深圳人才安居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但人才住房作为一种政策性住房,在市场上的自由度明显不如商品房。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上述6份项目人才安置通知明确指出,购房人不动产权证书登记为保障性商品房;已签订买卖合同10年的,可以按照当时取得住宅商品房完全产权的相关政策规定申请房屋完全产权。

“人才住房上市条件苛刻,10年后才能上市,上市时增值收益如何支付也是个问题。”李对说道。

丁松建议,人才住房条件要充分考虑市场接纳效果,同时要进一步细化安置条件,方便人们更方便地迁入。

展望接下来的发展,由于近年来深圳新房市场大规模的供给侧放量,以及实施“二手房参考价格”控制投机,成为抑制房价上涨的长效机制。基于此,在李看来,预计选择人才住房的人数将大幅增加,而大部分住房户型的大面积也使得住房置换需求不再迫切。综合来看,此举既解决了市场的燃眉之急,也稳定了市场预期。

罗还表示,人才分房的推出,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居住幸福感,也对房价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最终实现了深圳居民各层次的不同需求。

构建多层次住房体系,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

58安居客房地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博表示,从“20强”报告中对房地产的表述来看,未来将继续实行商品房和保障房双轨制,保障各类市民的住房需求。一二线热点城市有大量新市民,其中人才购房需求较高。这样的需求仅靠商品房是无法有效保障的,尤其是市场化的商品房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相应的保障机制来满足这样的需求。

张博指出,深圳是一个外来人口比例较高的城市,尤其是中高学历的外来人口。通过人才住房,大量中高学历人才不仅可以在深圳工作生活,还可以落户,有利于人才吸引力的不断增强。这对一二线热点城市,尤其是中高学历人才净流入量较大的城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事实上,从政策层面来看,深圳支持包括人才住房在内的保障房的意图已经显现。早在2065438+2008年8月,官网,深圳市住建局发布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35年,筹集新建各类住房1.7万套,其中人才住房、住宅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不低于1万套。从比例上看,商品房约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0%,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租房各占20%。价格方面,人才住房的租售价格将是当时同地段市场商品住房租售价格的60%左右。

今年6月5438+10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指出,在住房方面,考虑深圳持续净流入人口的住房需求,将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深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补助力度, 加大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对深圳公租房、保障性租赁房和旧住宅区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解决大城市突出住房问题。

在此背景下,深圳人才住房建设有序推进。今年3月,据深圳当地媒体报道,深圳人才住房集团旗下位于光明、大鹏、坪山、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首批13人才住房项目有序开工,建成后将提供25538套人才住房。

除了人才住房,通过近两年的集中供地,大量普通商品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也将逐步进入市场。

如深圳发布的今年第四批住宅用地挂牌出让公告显示,本次出让7宗住宅用地,其中2宗均配建住宅商品房,配建住宅商品房1,占住宅建筑面积超七成;其余四种情况的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也需要建设一定比例的住宅商品房,从而增加住宅商品房的供应量。

“以年轻人和新市民为重点,深圳建立了供应和价格可预测、价格可控的多层次住房体系。新市民可以选择人才房,也可以选择限价的普通商品房。”李表示,这一供给侧改革将在未来继续显示出稳定市场预期、稳定物价的效果。随着深圳土地供给侧改革和住房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稳房价、稳预期的效果将进一步巩固。

新京报记者张晓兰

编辑杨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