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老字号不传承的理由是什么?急用!!
东方。com月29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品牌商标总数居全国第一,拥有180个老字号”,这是上周举行的第三届上海品牌发展论坛透露的。截至2013年底,中国驰名商标165件,上海市著名商标1156件,上海市著名商标1216件,本市中华老字号180件,位居全国前列。
上海老字号虽然多,但价值低。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13年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上海仅有35个品牌上榜,与福建并列第五,其中包括12个老字号。上海入选品牌的平均价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一些曾经辉煌的上海老字号走向衰落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上海只有20%的老字号还保持着良好的经营业绩,其余50%都有所下滑,30%早已不复存在。
难怪在本次品牌发展论坛上,上海社科院施潘蔚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提出,上海的城市品牌在国际上很有名,但产品品牌还不够强。上海应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走向国际市场。的确,上海曾经是中国老字号的聚集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品牌占中国品牌总数的70%,产品代表了中国顶尖的质量水平,涌现出凤凰、永久自行车、回力运动鞋、上海牌手表、红光收音机等知名老字号。但现在,很多产品都成了回忆。
其实要把一个品牌做强做大,除了品质保证和强营销,创新很重要。老字号消失的最大原因在于常年不变的面孔。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上个月,58年不变口味的郑光和盐苏打宣布,今年将推出咖啡和菊花口味;光明牌冷饮推出了高端冰淇淋,还加入了紫薯、椰子等新配方。这些,至少可以给消费者一些新鲜感,也是创新的有益尝试。
同时,销售渠道不能是同一个老面孔。在电商网络营销盛行的今天,如果只是实体店等客户上门,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那么一些老字号可能真的等不到下一个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