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农民和合作社的对接?
在对接农户和合作社时要充分认识和发挥这种模式的优势:一是农产品供应充足。竞争力强的合作社可以牵头组织当地合作社共同供货,保证货源充足,品种齐全。第二,体现了定位的不同。农业合作社对接的农产品价格比超市低,质量比农贸市场好。第三,减少运输中的无效损耗。要简化市场流通程序,让农产品尽快到达消费者手中,实现点对点直销。第四,我们可以从政府、媒体等方面赢得外部支持。尝试连接农户和合作社的合作社,可以通过立项赢得政府支持,同时通过广泛的媒体宣传,让消费者认可这种销售模式。第五,农产品质量有保障。合作社可以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等等,以表明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
当然,农业合作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资金问题。据悉,在农民合作社对接试点省份山东开一家农民合作社对接门面,每年需要支付员工工资4万元、房租6万元、装修654.38+0.3万元、电子支付系统654.38+0.3万元,总成本约为654.38+0.2万元至654.38+0.3万元。二是农产品类型。单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产品往往比较单一,需要考虑组成联合合作社,把农民和合作社连接起来。第三是客户价值的传递。在营销中,客户价值传递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即农协在对接农产品营销时,需要给客户怎样的价值满足?在农产品差异很小的情况下,客户如何区分和认可农业合作社对接的农产品?这一点需要认真考虑。四是产业链延伸。比如有的合作社需要延伸农产品加工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合作社产业链的延伸需要面临一系列问题。
目前,各地开展的“农民与合作社对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固定店铺,也有流动摊点;既有传统营销,也有订单配送;既有多个合作社联合经营,也有单个合作社独立经营。根据产品特点和组织形式,它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
(1)社区菜店(点)。
社区蔬菜店(点)是“农民与合作社对接”的最主要形式,总体来说有以下特点:①主要销售合作社生产的蔬菜、瓜果等鲜活农产品,部分兼营其他食材或厨房用品,包括粮油、蛋、肉、奶及各种调料;(2)有固定的营销场所,本着贴近消费群体、方便居民购买食品的原则,倾向于在中低档住宅区周边或内部开店;(3)采用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主要服务于普通消费群体,满足其对蔬菜、粮油等基本农产品的需求。
社区蔬菜店(点)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服务时间长且固定,品种齐全,质优价廉,购物环境舒适,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缺点是前期投入较多,经营利润较低,合作社营销能力较高。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靠近大中城市的果蔬合作社,以连接城市中人口密集的社区。
案例:陕西绿丰源果蔬专业合作社
陕西绿丰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3月,由蔬菜产销大户刘带领成立。截至目前,合作社有216户,从业人员160多人,其中销售人员120人,实物资产2200多万元。建有蔬菜配送中心、办公室、农药残留检测室、净菜加工中心、蔬菜保鲜仓库,拥有15专用配送车辆,主营绿色无公害果蔬。
目前,合作社在宝鸡有16个蔬菜网点,年销售蔬菜近80种2万多吨。以石油社区直销店为例。2010下半年,在社区物业部门的配合下,合作社在社区搭建了简易板房作为直营店,占地100多平方米,销售人员12人(其中社区下岗职工10人),日销售额约5000元,月均利润近2000元,并获得政府一次性租金补贴。销售的产品超过160种,不仅包括合作社生产的时令蔬菜和水果,还包括其他食材和厨房用品。均价比市场价低10% ~ 20%。在购买会员的产品时,合作社价格一般比市场价高0.2 ~ 0.4元/斤,并为会员提供最低购买保护价。
(2)车辆市场。
车载市场最早出现在北京是在8月,2011。是政府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帮助京郊蔬菜生产流通合作社在市内直销的对接模式。起初,汽车市场只在周末提供服务,所以也被称为“周末汽车市场”。随着北京周末车载菜市场的成功示范和商务部门的大力推动,全国大中城市车载菜市场迅速崛起。机上市场一般有以下特点:①出售的产品以新鲜时令蔬菜水果为主。(2)直接进入市区小区,或以运输车辆为载体进行销售,或设立临时销售柜台。(3)平价销售,薄利多销。
车载市场的优势是运营灵活,对场地要求低,初期投资少;缺点是销售时间和产品种类有限,对配送能力要求高,小区物业配合积极。所以这种对接方式一般只适用于城市郊区和城市人口密集小区配送能力强的果蔬合作社对接。
案例:北京周末汽车菜市场
周末车载菜市场促进菜农蔬菜到社区对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成本,社区免除菜商租金和管理费,所以蔬菜便宜新鲜,价格比周边市场便宜15%。监测数据显示,在蓝旗营小区“海淀九号”大排档,小油菜的收购价为每斤1元,价格为1.18元,而黄瓜的收购价为每斤2.5元的2.75元。小区里卖的蔬菜水果有四五十种,每天都要卖五六斤水果蔬菜。
北京周末车载菜市场的主要销售者多为京郊的蔬菜公司和合作社,它已从“周末车载菜市场”逐渐发展为每周3至4次的日常“社区车载菜市场”。据拥有25辆社区蔬菜直销车的宏伟安民负责人魏玉华介绍:“虽然卖菜不赚钱,但社区蔬菜车市依靠平价和薄利多销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目前,每辆直销车通过销售毛利率较高的水果,已经实现月利润1万元以上。”为了响应政府惠农蔬菜政策,扩大公司影响力,宏伟安民主动设置了18种“限价菜”。这些限价菜是最受大众欢迎的时令菜,其品种也随季节而变化。“限价菜”价格比普通菜市场低20% ~ 30%,基本无利可图。
目前,像宏伟安民这样的车载蔬菜直销社区新模式,已经在海淀、西城、朝阳等区县10街道的70多个社区落地生根。据统计,到2012年5月,北京车载蔬菜直销社区模式日蔬菜供应能力超过5万斤,累计供应新鲜实惠蔬菜225万斤。
(3)高端分销。
高端配送是指城市居民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提交农产品采购订单,合作社根据订单要求将产品直接配送到居民家中或指定地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端配送作为一种新型的“农合”模式,是电子商务B2C模式在农产品销售领域的具体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高端配送一般有以下特点:①主要销售高端农副产品,如有机蔬菜、高档杂粮等,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较高。②没有固定的销售门店,但小区有智能配送柜,服务后台和配送中心靠近产品产地。③走高端销售路线,主要面向城市中高端消费群体。
高端订单配送的主要优势是适度生产,按需配送,可以减少运输损耗,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最大化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价值;缺点是技术要求和配送成本高,仅限于高端消费者。这种类型的“农社对接”,一般适用于生产高端农产品,有一定网络营销能力的合作社与中高端城市社区的对接。
案例:北京北方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北京北方菜园农产品产销合作社专门从事有机蔬菜的种植和销售。2011年,通过订单配送销售的有机蔬菜超过合作社有机蔬菜总产量的50%,有机蔬菜以“有机价”销售,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
合作订单的配送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客户订购的有机蔬菜配送到小区的智能储物柜中。智能柜一般放在居民楼前。一个智能柜有18个蔬菜保险柜,由远程电脑控制。每台智能柜可供60 ~ 110社区居民重复使用。合作社每天早上8点前整理客户在网站上的订单,从合作社基地采摘有机蔬菜并根据订单要求直接在配送中心包装,通过冷藏车将蔬菜送到智能柜。消费者可以凭借从网站上获取的条形码,直接在智能柜中拿到订购的蔬菜。为了保证有机蔬菜的新鲜度,从订单确认到蔬菜配送到智能柜的全过程都会控制在5个小时以内。目前,合作社在15社区设置了24个智能柜,集中在海淀、朝阳、东西城。第二,合作社根据客户订单提供直接的送货上门服务,作为没有智能柜的社区的补充。只要住在五环以内的客户在网站上购买100元以上的农产品,合作社就可以免费把产品送到客户家里。订购农产品低于100元的,合作社适当收取20 ~ 30元运费。
(4)综合性展览。
综合展是指单个合作社或多个合作社组成联合社,搭建综合展销平台,经营各种名优特农副产品的对接形式。总的来说,综合展有以下特点:①主要集中展示一种或几种高附加值的特色农副产品,如蜂产品、莲藕制品、豆制品、茶叶、水果、葫芦、草席等民间工艺品。(2)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多位于中高档住宅区、商场或闹市区,以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为原则。③包装成高档礼品,突出地方风情和地域特色。兼具批发和零售功能,不仅立足当地市场,向社区居民销售,或向当地超市供货,还辐射到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在其他大中城市设立连锁店,起到批发代理的作用。
综合展的主要优势是店铺形象好,经济效益好,易于打造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缺点是鲜有提供新鲜农产品,与居民生活的贴近度低。这种类型一般适合生产附加值高的农副产品或者可以加工包装农产品的合作,以对接城市的高端消费群体。
案例:湖北省古龙长寿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湖北省古龙长寿园农产品合作联社由12专业合作社共同发起设立,于2002年3月12日在钟祥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是集生产、加工、包装、冷藏、物流、销售为一体的专业联合机构。联合社* * *成员5822人,覆盖全市7个乡镇,涵盖水稻、花生、蔬菜、生猪、蜜蜂、水产、食用菌、家禽等多个优势产业。联合社组织分布在不同行业的专业合作社,统筹配置各分社优质资源,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合作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目前,联合拥有注册商标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此外,联合社还在积极为合作社的特色产品“米茶”和“盘龙料理”办理国家地理标志。在市政府、经管局、工商局的指导下,联合在某新建商住小区租用超市店面,营业面积1.700平方米,月租金3.7万元。拟投资建设集展示、直销、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综合超市,推广销售各分店的特色农副产品。该小区设计户数近3000户,预计5年内将有1万人入住该小区,这将为农产品综合超市带来广阔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