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三葡萄酒产业的生产与管理

解放前,苏三酒厂酿造的太和小曲白酒以其“清香、干净、尾甜”而被世人所称道,年产量约为18吨。65438到0956公私合营后,曲酒和白酒年产量上升到30多吨。65438-0957,浓香型白酒是在传统小曲酒工艺的基础上酿造的。1960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太和牌(曲酒)”,列入国家计划,开始批量生产,年产曲酒20吨左右。1965 -1971年,粮食匮乏,“文革”生产停止。1972恢复生产。从65438到0980,酒厂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宗旨,增加设备,加强管理,改进生产工艺,分质储存,提高了品质。太和大曲酒的声誉逐渐恢复,增加了“苏三大曲”和“太和大曲”两个新品种。同年在北京等地销售,深受好评。此后,省外纷纷上门要货。1982 65438+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在全国范围内销售“苏三牌”商标。由于质量标准符合国家规定,苏三白酒的美誉度大大提高,供不应求,远销沪、津等20多个省市。从1984开始,县联社对苏三酒厂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在太和镇龙亭村3、4组的镜子里新建了一个工厂。占地40亩。新建了两个曲酒车间、一个曲药车间、一个酒仓库和一个粮食仓库,并修建了配电室、水塔和实验楼,增加了检测仪器。1985年,酒厂有专职员工258人,新老厂占地总面积44623平方米,有酒窖228个,年产曲酒382吨,工业总产值124万元,利润33100元。从1997到1999,广州泰琦食品公司与苏三酒厂合作开发“古面春”酒,总产量5000吨,销售额10亿元。产品占领了沿海市场,扩大了苏三酒厂的知名度。

从2000年7月到2003年,由于资产重组和转企后遗留问题的处理,苏三酒业公司的发展一直处于低谷。为了振兴苏三的葡萄酒产业,让苏三家乡的金字招牌再放光彩。自2004年起,公司制定了“人才是动力,质量是生命,销售是龙头,效益是目的”的经营方针。迈出了苏三酒业全新的创业步伐。国家级酒体设计师、勾调工程师、五粮液公司著名酿酒师、中国名酒营销专家等高素质人才加入苏三酒业。2007年4月,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2000: 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不惜重金从浙江回购注册商标苏东坡。2007年,公司已投资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购置了先进的反渗透加浆纯水处理设备,彻底根治了过去因地下水水质恶化而影响产品质量的老大难问题。同时,公司还采购了目前最先进的白酒专用过滤设备。通过吸附、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的综合处理,使苏三系列白酒更加清澈透明,酒体更加晶莹纯净。为了使产品更上一层楼,公司引进了全自动高精度气相色谱仪,可以分析酒体中的100多种微量成分,精确调整每一种产品。为了提高上海的酿酒水平,公司淘汰了旧锅炉,启用了最新的酿酒专用锅炉,改善了工艺环境,稳定了原酒质量。通过各国勾兑工程师和酿酒师的合作,对旧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生产和勾兑工艺规范。2007年,开发出三苏酒系列——金石酒、谭华酒、二号酒、苏东坡酒、百年黄金甲酒。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很快被消费者接受并深受好评,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其中苏东坡酒、黄金甲酒被政府指定为2007年东坡国际文化节接待专用酒,享誉海内外。截至2007年底,苏三系列葡萄酒已销往四川、甘肃、河北、广东、江苏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