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岛双星鞋会没落?

如今,30岁以上的人都能记住青岛双兴这个国内外知名的运动鞋品牌,但如果你现在再去市场,你会惊奇地发现,青岛双兴的店里竟然还有皮鞋和轮胎。如今的青岛双星已经不是90年代初的青岛双星了。当年的青岛有多辉煌,现在的青岛双星有多尴尬。

当年,青岛双星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为中国众多鞋企乃至民营企业开了先河。青岛双兴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下统购统销的商业体制,组织商家自行下单,是第一家在海外举办新品发布会的企业。它也是中国第一家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认证的鞋企,也是第一家在中国建立国家技术开发中心并获得国家出口豁免资格的企业。创始人兼舵手汪海带领青岛双星取得了这些辉煌。但是现在汪海已经退休了,他的英雄正在死去。他的青岛双星和他一样,都是廉颇老字号,在三线城市已经退步成了劣质运动品牌。很少有人关心。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这个品牌曾经压过李宁!

青岛双星急剧下滑,汪海有罪!可以说是汪海的成功,汪海的失败。汪海带领青岛双星突破体制束缚,达到发展巅峰后,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形势,固步自封,变得自负。他放弃了青岛双星牌运动鞋的独特市场定位,实际上开始生产皮鞋和轮胎。定位错位让青岛双星变成了现在的三不像,市场地位极其尴尬。汪海没有下定决心做一件事,这太膨胀了。汪海在双星楼后面建了一座18米高的坐佛,并写了一副对联,其中左翼作家以自己为骨干,右翼作家自我感觉良好。这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了。只有每天专注于研究市场动态变化,居安思危的企业,才能及时变革。商场如战场,一不小心就会被打败。

2000年后,随着李宁、安踏、德尔福、361度等新运动品牌的崛起,记者问王海为什么不用明星做代言人?汪海振振有词地说他自己就是代言人!汪海真是一个健谈的人。他想没有颜值和影响力。他真的认为自己是整天爬山涉水的王石吗?这样的企业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青岛双星在发展过程中最臭的一招,就是把原来的两个重叠红心的商标升级成一个无法识别的标志。你看不出品牌logo延续的意义。几十年的积累,品牌形象资产却被扔进了汪海的垃圾堆,可见这样的企业是多么的短视和无能。升级产品logo是任何企业最重要的战略决策。新logo必须让老客户的潜在消费者意识到新旧logo的联系。青岛双兴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不得不说,谁也救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