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名称的由来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北坡的眉县境内,因太白山而得名。太白山又名太乙山,是道教名山,海拔3767.4米,因冬夏山顶积雪常白而得名。1991年,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森林公园,于7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1992。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距Xi 110公里,西距宝鸡90公里。西宝高速公路有二级旅游专线,310国道、陇海铁路穿梅县而过,与法门寺、古周元、周公庙、钓鱼台等旅游景点相连。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949公顷,有10个景点,海拔620-3767米的景点186个。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苍山奇峰为骨架,森林景观为主体,清溪碧潭为脉络,文物古迹点缀其中,形成了一幅静态景观与动态景观相协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生动画卷。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地理位置,太白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中国西部的一颗绿色明珠。

秦岭,古称华山,西起甘肃、青海两省,东至河南中部,全长1.5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秦岭是中国暖温带的一个褶皱混合型山系,尤其是在它的北麓。秦岭地处中国暖温带南缘,亚热带北界,东接湿润平原,西接青藏高原。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海拔620-3767米的山区均匀分布着地球上几千公里才有的气候带、植物区和动物区。从下到上可以感受到五个气候带的变化,分别是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山下夏日炎炎,半山腰凉风习习,山顶却寒意袭人,可谓“一历四季,十里不同天”。当代诗人刘玉写道,“告别夏日酷暑,冬日留宵雪眠,春花秋叶铺路,四季转瞬。”由于太白山山顶气候寒冷,终年积雪不融,盛夏从关中平原来,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汗流浃背,望雪唯处”,所以“六月太白雪日”居“关中八景”之首。

由于气候的立体差异,植物的分布也形成了相应的垂直带谱,从下到上依次为:松栎、桦树、冷杉、落叶松、高山草甸,界限清晰,颜色分明。凭借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太白山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仅景区内就有300多种动物、230多种鸟类、1900多种植物,被誉为“中国天然动物园”、“亚洲天然植物园”。

海拔3000米以上,第四纪冰川地貌保存完整清晰,主要有冰斗、火绒、刃脊、槽谷,最后是涝堤。被誉为“自然地质博物馆”。它是研究气候变化和形成冰川物质基础,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公园建成后,李瑞环、乔石、王丙乾、陈锦华、周铁农、周、杨汝岱、马、张思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公园参观。1991 6月中旬,* *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视察后指出,“在长江以北,气势如此之大,风景如此之美,科研价值如此之高,如此接近大城市的自然景观,实属罕见。”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现已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西部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研教学、疗养保健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1,太白山门

太白山自古以来就很有名,据说这里居住着于斯之神。徐霞客游至此,赞之曰:“至今只脱俗,竞是最好处。”以神奇闻名于世的宋代文豪苏轼,在担任凤翔府判官期间,曾亲临太白山奇遇,这在他的诗作中有所体现。第一块石碑记录了1983年陕西的旱灾。乾隆皇帝派陕西巡抚毕元到太白山求雨,太白山神出现,大雨滂沱。乾隆皇帝为太白山神立感谢碑。

第二块石碑记载太白山名称的由来为“太白山闭关禅的故事”。请看“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夏商周历史名山,汉代名太乙,魏晋时名太白……”以下是帝王将相对太白山的赞颂。

2.魔法石

在登山公路的河对面,基座上有一块石头,是一块神奇的石头,体积80立方米,重约640吨。为什么叫魔法石?它的奥妙在于,如果你找到了焦点,一个人就能撼动它。如果找不到重点,就算是几十个人也无法撼动。明朝崇武年间,永寿王朱亲自考察此事,并在游记中写道:“温泉之南有巨石,相传有“神力”。一个老公抖,他就动,几个老公抖,他就不动。虽然我听到了,但我不相信。因寄夫摇之果,神功之名实至名归耳。”石碑上的“神奇”二字是唐高宗李志题写的。

3.汤峪河

汤峪河长43.9公里,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客运专线沿汤峪河盘旋而上。汤峪河落差从620米到2700米不等。蜿蜒的河水富含铁、钙、锰、钒、锶、硒、锌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汤峪河是山顶融化的雪水,是天上的雨水和地层的矿井水的融合。符合优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吃饭可以保健,洗澡可以防病。山下的温泉自古就有。地表径流,正在开发中。

4、铁壁

秦岭是典型的断层造山山系,这从“铁壁”上体现无疑。在铜墙铁壁处,有一个巨大的花岗岩岩体,高约100米,宽约100米。山脚下几乎是90度垂直,山崖中间还是满满的佛肚。哪怕是一棵小草树也很难落下种子,鸟类和松鼠也很难安家。看来沉香是母,不是华山,但比华山好。就连国际攀岩者都望而却步,不敢发起冲击。古人云:“铜墙铁壁,巍然屹立。如果这堵墙是一座城,如果有天兵会怎么样?”站在这里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大自然无尽的张力。

5.莲花峰:

秦岭在古代被称为华山。“华哲,华野”。花是莲花,莲心是汤峪河上的莲花峰,也叫莲花河。从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太白山与西岳华山的兄弟姐妹关系。与东西华山,各有千秋。华山五峰形似莲花五瓣,但有形无臭,有淡有绿。这里的莲芯因为无法登顶鸟瞰,所以很难看到。但在它里面,它的香与水的绿,它的加成与盘舞,都不是莲花模样的体现,只是远远看得见,打不着。花芯周围的山形成了莲花的花瓣。我们面前的瀑布高150米。“怀疑银河坠落九天了。”让人觉得“虽非庐山,但胜于庐山”。

6.三国古栈道:

栈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交通设施,又称亭道、战栈亭。它是古代在深山峡谷的悬崖上开凿的人工通道。它架桥过河,在崖上凿洞,插木为梁,上盘做好,使人走在老马上,路在崖上,如云。秦岭的栈道与长城、运河并称为中国三大工程。在古代,由于秦岭的阻隔,川陕交通十分困难,李白感叹:“路难通,天难入。”为了打通川陕交通,秦岭出现了很多栈道。洋县浊水溪至周至罗山称为罗罗路,Xi市钟南山至安康称为伍兹路,蓝田县至丹凤县武关称为吴兰路,最著名的是陈仓路和斜斜路。这是中国古代川陕两省修筑的最重要的“国道”,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应用最广的栈道。“晨起栈道,暗渡陈仓”把一岔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汤峪河上的这条栈道叫“三国占”,是川陕栈道的一个分支。建于三国,当时刘备的谋士法正(今眉县金衢镇八连村人)博览经史,熟悉天堑的地形。为了出其不意,他出川攻魏。他建议刘备在这里修一条栈道,留出褒倾大道,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于是这条栈道就建成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栈道是1997年森林公园在原栈道的原址上修复的。修的时候会把原来的栈道石洞往里钻,打钢筋辅助梁,然后搭起木板。务必修旧如旧,重现古栈道风貌。2002年,中央电视台《军事世界》节目专题报道“昔日古战场,今日旅游胜地”。

修复后的栈道总长1100米,走在栈道上很美。抬头是悬崖,低头是万丈峡谷。放眼望去,郁郁葱葱。头顶只有一丝微光,可以看到初升的月亮。与今天相比,古代的水势更加汹涌。站在栈道上,美丽与危险并存。想古人创业不易,想祖国山河胜利不易。

7.打开天空,关上它

开天关因李白攀登太白峰而得名。他诗中说:“太白山在西,夕阳差。太白对我说话,为我打开天空。”我愿乘着寒风,直出云端。我可以举手接近月亮。如果没有山可以前进,我就告别武侠。我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你?“走出十八里九九峡景区,天地豁然开朗,诗人胸怀大志。李白来到这里,结束了山中许久不见日月星辰的“黑暗生活”。眼前豁然开朗,天高云淡,晴空万里。从沉重的大山到光明的未来,仿佛有人突然打开了天地阴阳的开关,让人一步步升天。诗人高兴得想把风从云里抽出来,举起手去摘月亮。这种喜悦是无法形容的。诗人最大的愿望就是长久保持这种感情。于是他突然想,再往前走就要离开秦岭了,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巅峰体验呢?诗人感到非常失望。每一个游客来到这里,讴歌这首诗,观赏这一幕,都有这种感受。

上到下坂寺,从下坂寺坐索道到上坂寺,可以远远地看日出,远眺太白雪景,远眺虚无缥缈的云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绘画场景中。如果夏秋两季下雨,还可以看到被称为“太白宝光”的五彩光环,为它增添了几分神秘。再往上,就进入未开发的太白山景区了。有兴趣可以爬上去欣赏第四季冰川留下的遗迹。但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注意安全,结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