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冒充进口是否构成犯罪?
法律分析:要看情节。情节轻微的,行政处罚就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与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康复的合理费用以及因旷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人生活辅助器具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支付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十一条经营者和其他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违反本法第九条规定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的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组织虚假交易,帮助其他经营者作虚假的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