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龙的故事
厦门汽车工业公司成立厦门金龙后不久,黄就开始为小金龙做准备。1992年3月,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成立,厦门汽车持股60%。
厦门金旅之所以也叫小金龙,不是因为规模小,而是因为它有意做汽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定位,厦汽对小金龙投入了更多的资源,包括厦汽上市的资金,通过国台办指标借的资金,以及通过合资公司进行的投资。
厦门汽车创始人黄
1998年,厦门金龙与苏州机械控股公司(创元集团)* * *共同出资2800万元,以70:30的股权比例组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由多辛勇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3年,苏州金龙打破限制,决定进军客车市场,并发布了“海格品牌”。此后,苏州金龙虽然也叫金龙,也是由厦门金龙控股,但其产品和名称与金龙无关。
为了了解南京金龙的诞生,我们学习了厦门金龙、厦门金旅、苏州金龙、海格品牌的故事。接下来,南京金龙的故事终于开始了...我们将从一个传奇的黄鸿升开始。
1987年,黄鸿升辞去副总干事一职,下海创业。一年后,他在香港创立了创维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创维已经从一家电子产品出口代理公司发展成为以生产电视机为主的大型家电集团。
在创维繁荣的时候,2004年,黄鸿升因串谋盗窃和诈骗创维5000多万港元被香港廉政公署调查,2006年被判入狱6年。
创维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同年(2000年),南京东宇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从南京专用汽车制造经销厂取得“金龙”商标。
同年4月,淄博金龙弹簧制造有限公司将其“金龙”商标转让给苏州金龙。此后,厦门金龙、苏州金龙也取得了“金龙”商标的合法使用权。
历史原因造成的商标重叠问题,最终导致南京专车和南京东宇将厦门金龙诉至法院。两次延期后,原告撤诉,在双方即将对簿公堂的前一天,双方庭外和解。
最后南京东宇将金龙的商标转让给厦门金龙,同时南京东宇开始代工厦门金龙客车。
2005年2月,厦门金龙投资18万元,与南京东宇以60:40的股权比例成立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并推出“岳翎”品牌。
但由于南京东宇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且规模较小,连年亏损,第四龙南京金龙已经脱离了金龙系的主流。
2009年,创维集团创始人兼控股股东黄鸿升被提前保释,低调出狱。第二年,黄鸿升卖出65438+亿股创维股票,套现约9亿港币,成立创元天地投资公司。
2011,创元天地重组南京金龙,持股60%,之后继续增持至88%。厦门金龙和南京东宇的持股比例最终被稀释至3.6%和8.4%。
一开始南京金龙用的是东宇汽车品牌。
重组后,南京金龙开始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2012成功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2014年,南京金龙借青奥会之机扬名立万,订单量猛增,最终扭亏为盈,利润达到15000万元。
也是在那一年,南京金龙纯电动客车销量达到1890,位居全国第二;2015年销售8796辆,全国第二。
同年,南京创元天地更名为凯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金龙作为其主要经营主体,也已将品牌名称变更为凯沃。
南京金龙也保持了良好的市场表现。2016年销售纯电动客车7921辆,全国排名第四。2017年销量突破万辆,达到10633辆,依然位居全国第四。
2018年,南京金龙纯电动客车销量下滑至8524辆,但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三。2019年,南京金龙销售9542辆,重回亚军宝座。
随着南京金龙的稳步发展,已开始在武汉、深圳、Xi安、呼和浩特、徐州、渭南、溧水、高淳、威海建设生产基地,并于2019推出乘用车品牌“梅田”。
就这样,南京金龙从一个细分的客车品牌,逐渐形成了产品种类齐全的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汽车界的江湖会因为它故事的缺失而黯然失色,它的传奇故事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