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
运河一直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人们一直有修建运河进行经济贸易的习惯。人们都知道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事实上,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全长2700公里。
大运河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在扬州首次开挖汉沟,将长淮与淮河连接起来;第二个时期是隋朝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形成了以隋朝东都洛阳为中心的全国运河体系,连接五大水系。第三个时期形成于元代。今天,我们称之为京杭大运河。人们可以从杭州西湖乘船通过五大河流到达北京。
历史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分为永济运河、通济运河、汉沟、江南四段。
耗时六年,全长2700公里。
隋朝的首都是西边的长安和东边的洛阳。修渠起于扬州,先向西北,斜穿安徽淮河流域,经河南东北,入黄河流域,至洛阳,为后半段;然后向东北走,经过河北东南部,进入海河流域,到卓君。这是上半部分,把“之”字作为一个整体。隋运河建于公元605年,200多万民工开凿的经济运河,连接黄河和淮河;当年动用10万民工疏浚古汉沟,连接淮河和长江,形成后半段。三年后,河北省一百多万农民工挖到了北京以南的永济运河,形成了前半段。两年后,江南运河将重新开通,直达余杭。至此,用了六年时间,分担了五百多万农民工,全长两千七百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人类创造的人工奇迹之一。
它已经运行了五百年,但现在已经过时了。
这条运河运行了500多年,历经唐朝、五代、宋朝,到南宋末年,因部分河道淤积而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京杭大运河。元朝取代金朝、南宋后,定都北京,将大运河由北向南拉直,不再经过洛阳,缩短了900多公里,一直运行了700多年,直到今天。以后的朝代,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切身利益,继续使用和修建大运河。
现存旧路:隋唐大运河,南宋定江浙,宋金治淮。这条运河废弃了很长时间,逐渐被埋在地下。目前泗县境内有一条老水渠,西起唐河,东至水口圩,全长约28公里。汴河上口宽30-50米,深6-8米,坡度12,水深1.5-2米,新淤深约1-2米。虽然没有船,但也有灌溉的好处。由于城西至汤河段水利清淤统一标准:河口宽30m,深6m,坡率1/2,故河口宽度比原来少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