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生活:一起烹饪的苦与乐

在德国语言学校学习的时间真的很享受。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新的进步。看到我们的德语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觉得每一天都很充实,很值得。

但是课后的时间还是让人觉得很孤独,尤其是一天要做三顿饭,感觉很麻烦。这里没有学生食堂,也没有快餐店,有钱也买不到吃的。

留学生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一个人叫生存,两个人叫生活”。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这一行,都是未婚男女,都是单身,都处于生存的初级状态。

随身带的几包泡面成了宝,我就存起来,赶紧吃了。以前从来不觉得方便面好吃。吃了几天面包,觉得方便面比面包好吃多了。至少是咸的,不像面包,嘴里有淡淡的酸味。时间长了,我整个胃都酸了。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如何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和萨沙一起寄宿

一批从中国来的留学生,早早就采用了一起做饭一起吃的方式,解决了一日三餐的麻烦。这种做法很快在我们中间被模仿。

那天放学后,我在校园里遇到了萨沙。她告诉我她想和我一起做饭。我们17人只有四个女生,所以都很受男生欢迎,因为在生活中,女生肯定比男生强很多。我住在校外,根本没想过合伙。谁来校外和我一起做饭?

萨沙是认真的,这让我感到惊讶和诧异。萨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孩。虽然我们在北京的语言班一起学习了半年,但是我们学德语的压力都很大,几乎不怎么说话。在没有课的那天,她很早就回家了。萨沙来自北京。她是一个很清纯的女孩,父亲是北大教授。得益于知识分子家庭的熏陶,她不虚荣,有自己的追求。来德国之前,她已经被北京的一家外资企业录用,但她想出国深造,并致力于学习德语,最终如愿来到德国留学。

我想,在那么多同学中,尤其是在那么多北京老乡中,她选择我的原因只有一个:安全感。我是她可以依靠和信任的小哥哥,我不会对她有非分之想。在异国他乡,女生最需要安全感。

第二天,我们开始一起做饭。因为我这里的厨房是房东自己用的厨房,各种设施齐全。做饭前,我们征求了楼主的意见,她没有反对。

就这样,我们两个开始一起做饭。下课回家,我会去土耳其人开的商店,买一些新鲜的蔬菜和食物。我的分工是采购材料,打扫厨房等杂务。到家后,莎莎主要做饭,她可以用有限的食物原料做出各种美味的中国餐。我们很快就体验到了这种陪伴的好处,不仅增进了友谊,还让我们吃饱了。同时也为思念亲人的人减少了很多业余时间的孤独感和乡愁。

留学生的友谊

莎莎很成熟,就像上帝派来的姐姐,让我每天都能有热菜热饭,真的让我觉得好幸福。我们这一代是计划生育的产物,一个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我们从小就感到孤独,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是其他方式无法补偿的情感。

萨沙特别擅长做意大利面,经常会吸引房东来她家串门,看她做饭。

德国面粉很便宜。不加泡打粉的面粉每袋只要0.29欧元,重1 kg。比国产面粉便宜。大米更贵。一般超市没有卖的,要去中国商店买。所以我们经常买面粉当主食。

她最拿手的是包几包饺子。她可以在几分钟内做好面条,然后拌饺子,最常见的是胡萝卜。德国很多胡萝卜也很便宜。德国人也非常喜欢胡萝卜,因为它们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超市里的胡萝卜是成包出售的。一包大概五公斤,很便宜。只要1.5欧就可以买一包。一包胡萝卜足够我们吃半个月。

肉馅是现成的。超市里有一种鸡肉猪肉馅的肉馅。价格比纯猪肉馅便宜。每盒一公斤,价格1.9欧元。

肉馅里加胡萝卜,再加点香料和香油。饺子馅一度溢出诱人的香味,让人闻了就想吃。饺子馅拌好后,放入带盖的塑料盒中,可使用2次。

楼主很喜欢莎莎包的饺子,所以每次多包点,就请楼主一起吃饭。

当然,莎莎还有别的本事,她会做北京街头常见的馅饼。但是馅饼要炸,楼主不喜欢厨房的油烟味,我们就做了一次。

莎莎说,最方便的就是吃面条。我以前真的没有吃过那种手抓面。我一直在南方长大,平时以大米为主食。我不太喜欢吃面条,但是第一次吃面的时候,我改变了对面条的偏见。手工揉面入口顺滑,不像意大利面那么硬。面条煮好后,放一点榨菜和肉末在上面,就成了渣江面。它很好吃,我非常喜欢。

晚饭后,收拾碗碟和厨房是我的工作。这分工合理,谁让她有技术。但是,我一进入这个角色,就发现打扫厨房很有学问。

女房东喜欢整洁。她要求我们每天晚饭后打扫厨房。

看到德国人的整洁和认真。

德国的厨房和我们的实验室一样,不仅干净整洁,而且井然有序:各种规格的锅、碗、瓢、盆几十个一套地放入橱柜;大大小小的碗碟,洗完后要用干布擦干净,然后放在抽屉里;调料架上,十几个同样规格的瓶子整齐排列,一尘不染;就连不锈钢锅的底部都是抛光的。

更精致的是厨房的垃圾桶。

房东太太没说是垃圾桶。我真的不敢相信角落附近那些五颜六色的桶是用来装垃圾的。那些水桶的外观颜色是不同的,包括蓝色、黄色、黑色和一种红色。一个个干净整洁漂亮。

对于这些垃圾桶,楼主专门给我上了一课。

女房东说:“不同的垃圾要放在不同的桶里,不要放错了。”

她指着蓝色的桶说,这是用来装可回收纸张的,比如报纸、杂志、纸板、蛋盒(纸)和卫生纸。但是铜版纸,或者用过的纸,比如装修用的彩色纸,或者用过的纸巾,卫生纸,女性用的卫生巾,都不能放进这个桶里。

她指着黄色的桶说,这是用来收集不可回收的物品,如塑料、马口铁、包装泡沫、饮料盒、酸奶杯、黄油和奶油盒。

黑色垃圾桶是不可重复使用的垃圾,如剩饭剩菜、过期面包、肉、鱼、橘子皮等。红色垃圾桶是用来装可用作肥料的回收物品,如蔬菜废料、莴笋叶、土豆皮、果核、花生壳、鸡蛋壳、香蕉皮(无商标)、咖啡、茶渣等。

女房东接着说,电池不要乱丢,因为很污染环境,所以有专门的地方收集电池。

楼主一下子说太多了,我怎么记得住!没想到一个垃圾分类这么多,这么复杂,真的让我见识到了德国人对垃圾的严谨。

所以每天吃完饭,我的任务很重。首先,我们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这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经常分类不准,放错。女房东不信任我。我完成工作后必须亲自检查一下。但是,我真的被查了好几次。有一次,我把那盒牛奶扔进了废纸桶。房东太太粗暴地指给我看,对我说:“牛奶纸盒表面有一层塑料薄膜,应该扔进塑料垃圾桶。”还有一次,我把一个烟盒扔进了废纸桶。晚上楼主特意找我“谈谈”这件事。原来我的失误是没有把烟盒里的锡纸拿出来。房东太太已经重播了垃圾,并过来告诉我下次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第二次黄牌警告后,我变得谨慎起来。

打扫厨房不亚于做饭。太麻烦了,太复杂了。但正是因为德国人非常重视厨房的卫生,所以他们的厨房里绝对没有烦人的蟑螂。这种繁殖能力极强的动物在德国已经灭绝几十年了。这足以让人佩服他们的卫生习惯。

收拾完厨房,我就送萨沙去车站。她将回到学校,我们将在晚上各自复习白天的功课。

这个季节是德国最冷的一天,整个小镇都被白雪覆盖,白色的,闪闪发光。

我们两个人沿着镇上的老街慢慢走到车站。我们在路上常常很安静,除了踩在雪地上清脆的吱嘎声,周围一片寂静。我们喜欢镇上的安静,我们喜欢安静的氛围。

陪伴和相互关心的一天

公交车总会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准时出现在这个车站,由姜莎莎在同一时间送到学校门口。她上的车走了我才走。回到房东家,我的手机会准时响起,那是莎莎到了学校给我发的平安到达的信号。在海外的日子里,远离父母的关怀,远离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关心,我会觉得很幸福。

当年生活有规律,吃饭问题解决了,没有后顾之忧。

每天放学的路上,脑子里都开始想着一顿丰盛的晚餐,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回家。然而,在路上,我有时会被土耳其餐馆里烤肉的味道所骚扰。当我贪婪的时候,我偶尔会花2欧元买一份小吃。这是一种美味的快餐,有点像Xi安的中国汉堡包。土耳其人设计了一个长长的烤肉架,上面串着羊肉,油油的,很好吃。土耳其人会用电锯把羊肉一块一块的切下来,放进馒头里。然后,他们会从各种蔬菜和水果中挑选几样放在馒头里,放在肉里。味道会不一样,吃的时候也不会感觉到羊肉特有的香味。

我还记得晚饭吃热饭的感觉(我们一天只有一顿热饭,中午吃点东西带走),爱吃的中国饺子,手抓面。这不完全是因为友情,真的是因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依赖,互相关心。

在语言学校的几个月里,我不仅在语言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自立能力上也得到了全面的锻炼。没有依赖,一切只能靠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我的厨艺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后来得到了建议,有所提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吃现成的只能是暂时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学会了烹饪的技巧,就可以让自己不再为烹饪而困扰终身。

我学会了做饭做菜。饺子,面条是小菜一碟。面对未来几年的留学生活,我有信心丰衣足食,解决吃饭问题,以后不会再为吃饭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