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有哪些?

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物形态,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所以表现为一些法律上的权利或技术。

但无形资产在会计上通常是狭义的理解,即专利权、商标权称为无形资产。

佩顿在《会计理论》(1922)一书中认为,广义的无形资产的定义是“任何属于企业但没有实物形态、持续时间较长的有价值的报酬、要素或要素”。

扩展数据:

无形资产会计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会计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研发费用资本化。

企业无形资产的取得主要包括外购、自创和接受其他单位投资三种方式。购买和投资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确认相对容易。对于自创无形资产,按照现行规定,只计入取得登记时发生的登记费和律师费,而研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作为费用处理。

这种处理的结果将导致企业所创造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无法充分体现,甚至导致知识产品的成本计量严重失真,这对于投资者利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将自己的无形资产研发支出资本化。

由于研究费用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生产或使用及其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之间确定性较差,应在当期确认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在以后会计期间确认为资产。对于研究活动——初步智力成果,采取费用化处理;由于开发项目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应采用资本化方式。

例如,一些与固定资产硬件系统一起投资的软件系统(如计算机软件系统),可以考虑与固定资产硬件系统合并在“固定资产”科目中。

2.专利、专有技术等使用寿命明确的无形资产,在加速摊销法中采用年限总和法进行摊销。无限期的非专利技术不需要摊销。为了补偿这类无形资产的价值,可以建立“无形资产信息系统”来规范管理和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

具有无限寿命的无形资产,如购买的商誉,不应摊销。外包商誉可以在很多方面发挥作用,很难区分其在各个方面作用的轻重。对于这类无形资产,应采用定期评估的方法,定期调整账面价值。

百度百科-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