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争创驰名商标的意义

(一)争创驰名商标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通过价值规律来调整一切经济关系。就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资源,来筛选任何进入市场的产品或企业。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是其客观规律,是不以任何企业经营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企业经营者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只有研究如何适应法律,才能生存和发展。争创驰名商标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市场覆盖率、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售后服务等。争取成功的过程是一个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优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击败其他竞争对手,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争创驰名商标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谋求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客观规律。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市场。中国的企业必须面对这一现实,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制定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战略。199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指出,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是世界经济版图被知名品牌瓜分的世纪。有数据显示,虽然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品牌比例不到3%,但却拥有高达40%的市场份额。销售额超过50%。中国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要想在今天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或者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战略性地利用商标做大做强。如果说商标是企业或产品进入市场的名片,那么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就相当于名片上加了一个头衔。在如今的名片市场上,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的称号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

(2)争创驰名商标是扩大企业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中,影响企业知名度的因素很多。有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企业的社会声誉等等,但是必须承认,打造品牌,培育商标是扩大企业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就我国现状而言,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群体效应是有目共睹、普遍认可的。驰名商标和拥有驰名商标的产品不仅代表了产品的质量、销量和信誉,也反映了生产该产品的企业的领先地位和规模。借助驰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可以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信誉度,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纵观中国企业发展史,企业兴衰的例子数不胜数,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商标、企业知名度、市场竞争力、企业规模、企业效益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培育好商标,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规模和效益。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链。如承德甘龙酒业有限公司在1995注册了“半程”商标,并在1999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近年来,“半程”牌白酒畅销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山西等主要市场。品牌带来利益。企业依托半程商标不断做大做强,销售收入1999 6517000元,利税1509万元;2005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0.85亿元。

(3)争创驰名商标能给企业带来无形资产或增加产品附加值。改革开放多年以来,企业中开展了各种评选活动。这些评选活动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即使评选水平再高,评选时间再长,也只能代表企业的荣誉,而不能构成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而商标的培育则不是。商标属于知识产权,有价值。培育一个好的商标,不仅可以证明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可以成为企业资产。因此,虽然商标的培育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但商标一旦驰名,会给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永久财富。露露集团拥有的“露露”商标于1992年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于1999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量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几百吨增加到40万吨。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654.38+0.2亿元,利税654.38+0.46.28万元,比654.38+0.999增长30%。“露露”商标,2002年经有关部门评估,价值26.05亿元。2004年和2005年,它进入了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个最有价值品牌的名单。

相反,没有自己的品牌,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比如围场县新博乡二道河子村种植胡萝卜。它们里里外外都是红色的,味道很好。它们已经种植和出口十年了。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胡萝卜收割、加工、包装后,贴上寿光、菏泽、甘肃、北京等地经销商的标签,当地农民出口到0.9元。

(四)争创驰名商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代表企业精神的企业文化,或者换句话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和灵魂的外在表现,那么商标就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之一。品牌反映了企业的实力,代表了产品的质量,也是企业文化的浓缩。企业选择商标、培育商标、实施商标战略,自然形成了独特的以商标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在发展中不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不断展示其文化魅力。细心的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成功运用商标策略的企业,不仅会收获丰厚的经济回报,还会通过企业文化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