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的生态问题

洪湖水面曾因过度围垦和水产养殖而遭到破坏。水域面积只有53.3万亩,比上世纪初减少了近2/3。洪湖的围网养殖面积一度超过30万亩,占湖面面积的70%以上。

因为围网养殖需要稳定的水位作为保障,增加了防洪和水位控制的难度。一旦发生大洪水,堤防和涵洞出现危险,一些湖区无法将应急设备和救灾物资运上岸。大规模开采湖泊水面,大量投放饵料和排泄物,造成湖泊水质持续恶化,严重破坏湖泊生态。

洪湖起源于河道洼地湖泊,属于贫-中等营养水平。污染物主要是从干渠转移过来的,包括悬浮物、化学耗氧量、硫化物、氟化物、六价铬、氰化物、砷。由于生态失衡,洪湖必须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农业。由于围垦和过度捕捞,水面萎缩,水质下降,水生植物濒临枯竭,鸟类和鱼类资源锐减。20世纪50年代,洪湖面积达到760平方公里,而现在湖面面积锐减到34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只有1.35米。

洪湖湖底常年盛产水生植物,被称为水下“大草原”,历史面积达44万亩。加上漂浮植物如荷花、菱角、芡实等水生植物,成为一个各级植物与水交融的世界。还有沉水植物35万亩,挺水植物4万亩。

良好的植被使得这个地区的物种相对丰富度极高。仅鸟类就有138种,其中水禽63种,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禽越冬地和候鸟中途停留地。鱼有57种,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在此栖息、繁殖、越冬,保存了淡水湿地的代表物种,被誉为“华中湿地资源基因库”。

但近几十年来,随着湖面上养殖面积过大,水污染逐渐加重,水生植物群落恶化,水生植物覆盖率不足70%;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水禽和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了。70年代以前,发现水禽112种和5个亚种(其中冬候鸟61种),鱼类81种。河湖封锁后,鱼的数量减少到57条,小型化趋势明显。

该自然保护区结合国家湿地保护与恢复、增殖与放流、有害生物水花生防治、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等生态工程,使洪湖湿地生态发生了变化。水质从原来的四五类提高到了二三类。水禽数量从2004年的2000多只增加到65438+万只,最多时达到30万只。示范区内还发现了多年不见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东方白合子、小天鹅、白琵鹭等。水生植物覆盖率由过去的不足40%提高到80%以上,野生红莲面积恢复到6万亩以上。增加了两种新的鱼。这些年来,投放了2亿多尾鱼蟹苗,个体鱼已经发展到规模化。洪湖清水蟹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各项生态指标均达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湿地保护正朝着良好、立体、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