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品牌推广的“坑”你踩过吗?
|企业想要壮大,品牌推广永远是避不开的“坑”。想要一个都不踩,无异于痴人说梦。对于很多初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来说,品牌推广一直是萦绕心头的烦心事。从中天文化服务过的众多企业来说,相对成熟企业,小微企业的人才跟资源非常匮乏,特别是人才的短缺就更加导致在品牌推广上无从下手。最尴尬的不是无钱可烧,而是烧了钱还没有效果。打开搜索引擎,关于品牌推广的策略成千上万,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们这里面有哪些“坑”。结合十几年的品牌服务经验,中天文化内部一般将品牌推广整体分为四个部分:对于品牌推广来说肯定不是投放出去等着口碑自发传播或者等着订单上门这么简单。你可以将投放前两周的店铺数据跟投放后两周的数据拉出来看一下,我们想要的一定不是为了几天时间的销售增长。这里面大坑小坑数不胜数,而且这些坑,大部分人都踩过,而且踩的坚定且自信。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经常踩的几个坑。1.品牌≠销售销售数据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沾沾自喜,品牌的影响力更多的体现在用户心智上面。我们小微企业做品牌的初步目的是成为同质化头部品牌用户的可选择项。让一部分追求性价比的用户可以立马想到我们的“平替”特性。比如:化妆界神仙水的“平替”等2.品牌≠大杂烩做品牌要做减法。也许我们小微企业有很多款产品,每一个产品的功能都不一样,但是能代表我们品牌的只能是同一个类型的产品和聚焦性的功能。你把用户所有的需求都解决了,你以为你会获得用户的认可,用户会觉得你的产品在夸大其词,并不“专业”。在用户的心智中解决一个痛点的产品是“良药苦口”,解决所有痛点的产品是“异想天开”。现在已经过了教育用户的时期,每一个用户都具有了大量被教育经验。你见过保洁、联合华丽这种世界闻名的企业做过集团品牌吗?他们宁愿多花点钱,每一个产品线做一个品牌。这种聚焦收拢消费者心智的行为太愚蠢。3.品牌≠网红以这几年最火的三个网红品牌为例:花西子、喜茶、元气森林这三个品牌中当年谁最火?肯定是花西子,花西子最火的时候二十岁左右的女性基本人手一套。打着国潮的情怀,用着直播带货顶流李佳琪的渠道,烧着大笔的投资,企图把网红这种快餐式生意做出底蕴。再多的情怀也难以弥补产品本身的缺陷,现在花西子的现状大家也都清楚,不再赘述。喜茶同样也是依靠着互联网营销将网红奶茶之名盖到自己头上的品牌,所幸的是喜茶摒弃了加盟商概念,将自营贯彻到底,将自己的品控与口碑做到了最好,虽然涨价风波一度上了几次热搜。但是喜茶市场占有率上来之后依靠品控成功把网红之名摘掉,成为了新消费茶饮的百亿俱乐部品牌之一。元气森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品牌,一开始大家都认为他把所有钱砸在营销上了,结果发现人家拿着更多的钱砸在了渠道上。人家是把网红饮料的营销方式结合到了传统饮料的渠道方式上,换句话说现在人家随便给一款饮料打上元气森林的商标都能有不低的市场占有率。元气森林一开始就没看上网红品牌的两年红利期,因为他知道,网红品牌落不了地。结论:①只是单纯的想要获得销售额增长,不要做品牌。②多元化业务类型而没有一个主打产品作为突破口,不要做品牌。③做品牌是一个做底蕴的策略,而不是做短期爆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