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购物节的“收单”机制真的为我们省钱了吗?有哪些招数和套路?

有的时候确实省钱,但有的时候花费比预想的多,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这得从你想买的产品和企业来衡量。简单来说,只要知道套路,就能省钱。从经济角度来看,补单是值得的。

每年的双11都有各种不同的玩法,今年的双11活动平台也在升温,但总是千篇一律,似乎集单成了一种刚需优惠手段。毕竟要达到门槛才能享受优惠价格。

有一点我想吐槽的是,电商平台上的购物节越来越多。以前常见的两种是618和双11。现在淘宝每个月都有新的动力周,准备开学了。有开学季之类的。一般优惠力度是淘宝店满200减15,天猫店满300。像双11,优惠可能更大,满300可以减50。

这些年的网购让我总结出一个经验:能买就能省。不能只看平台搞活动觉得便宜就随便买。里面也有很多套路。明白了计费机制有什么猫腻,你就明白了?

套路一:白白的高价货

这种套路很常见。临近活动时,商家会提高产品价格,在购物节期间以促销价销售。你以为便宜很多,其实你是原价买的,一点都不占优势,所以大家总说“买的不如卖的好。”

我的建议是,对于贵的产品(100起的),最好提前半个月选好产品,加入购物车,记住这个产品的价格,记不住就截图保存,等到购物节开始再看目标价格是否和之前一样。如果没有,果断选择另一家。

我的原则是宁愿被未知所困,也不愿被已知所困。之前想买个护肤品,价格有点贵,就想着等购物节再买。结果发现上次淘宝提价,全面降价的时候还是299...

套路二:限时限量秒杀

购物节,商家推出一些限时限量秒杀的商品,目的有二:一是以次充好,二是设置少量库存(甚至可能没有库存,秒卖空)。如果不能抢购,就只能买其他商品,或者正常价格入手。

如果真的侥幸拿到,质量可能会差一些。少花钱秒满意货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如果你想补单,可以考虑随意选择一个价格差不多的商品,付款后马上申请这个订单的退款,这样你就没有损失了(就是这种做法对商家来说不太地道,但是是大部分人都会用的免费方法)。

?套路三:优惠券/商品使用有限制。

当你最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商品,满心欢喜,认为自己终于可以减额了。付款的时候发现有些商品不符合满减的条件。我真的很感激...之前所有刷按计算器的努力都白费了。

仔细看你买东西的店,淘宝店,天猫店,JD.COM自营和非自营。各种折扣另算,不可兑换。如果你想买的东西是淘宝的,下次购买就选择淘宝,这样可以省钱(否则请参考套路二的方法),或者一些仅限于特定产品和特定时间段的东西,按照它的要求!如果实在不行,就把这张优惠券扔掉吧!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不用的话会省钱的。

记住一个消费原则,不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买越买越补账,不囤货!永远不要高估你对产品的利用率。如果你认为你会经常使用它,你会买得更多。当你买东西的时候,你的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购物的时候会感觉更好,所以你无法控制自己的购买欲望。

人很容易喜新厌旧,网购质量参差不齐,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大概率是吃灰,钱浪费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先交定金,卖了再付尾款。我觉得直接蹲下发售时间是非常没有必要的。一般购物节第一天,前四个小时xx个地方的价格与预售价持平,甚至更便宜。比如前100人下单,一卖出去就要秒。

最好的补单方式就是和别人拼一拼,问问身边的同事或者朋友,有没有买不到门槛的东西。就用一个账号下单,让对方给你转账。大家都可以利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