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初学者记住从原材料到入库生产到销售,月底总结如何做账。谢谢你

第一斧簿记

如果有人问你:会计是做什么的?你可能会脱口而出:记账。大多数人也这么认为。

记账是会计的基本功。如何记好账至关重要。

要点1。处理账目

处理账目是每个会计的基本技能。

学会计的路上有三道坎,一是借款,二是科目,三是手续。这三道坎都跨过了,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是没问题的。如果你会做会计凭证,会做会计报表,那么《初级会计实务》就及格了。

让我们开始吧。

一、经济业务分类

会计,主要是会计,会计说明?当然是企业的经济业务。如果你把会计比作管家,你就知道会计是干什么的了。

(一)会计要素

企业的经济业务很多,主要分为六大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前三个反映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即企业有什么,值多少钱。后三者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

这只是大业务的粗略划分,没有业务需要详细分类,也就是会计科目。

(2)会计科目

现在会计准则中有156个会计科目,适用于各个行业。

这些会计科目,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会计的业务内容。

比如库存现金就是手头人民币;库存商品是自己生产的成品或外购商品。

为了直观地理解它们,我画了两棵大树来反映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第一棵树叫“财务状况树”,三个分支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每个分支上有很多分支,比如货币、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付工资等。这些是会计科目,树枝上的叶子是明细科目。应收账款包含客户名称,固定资产包含设备名称。

第二棵树叫“经营业绩树”,三个分支分别是收入、费用、利润。每个分支上有很多分支,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所得税等会计科目。树枝上的叶子是详细的主题。管理费用包括办公费、工资和招待费,经营费用包括广告费、交通费和展览费。

一目了然吧?

(三)解释会计要素

我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一下这些概念,就是把书面语口语化,不一定要求严格,但要保证你能看懂,理解透彻。

1.资产

资产是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包括流动资产和资产,或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负债

企业没有资金需要借款,应该付给别人的钱还没有付。这些都是负债。

3.所有者权益

资产减去负债就是净资产,也叫所有者权益。

于是,第一个会计恒等式出现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你可以拿出一张资产负债表,先看左边,看看“资产”项包括了什么——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这些就像我们家的财产,房子,家具;看右边的“负债”——短期贷款、应付账款、应付税款、应付利润等。,都是欠别人的,就像家里欠别人的钱一样;“业主权益”都是把家里的东西还回去,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看资产负债表,也可以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收入

无论是主营业务还是其他业务收入,都是企业的收入。

5.费用

只要有开销,都是开销。工业包括产品的成本。

6.利润

收入减去费用就是利润。

于是就有了第二个会计恒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你要拿出一份损益表。从上往下看,有四大项——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利润。第一项是收入,扣除第二项和第三项,获得利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反映财务状况的三要素

比如企业投资者投资65438+万元,需要购买1.2万元的设备,对吗?没那么多钱,但是借了两万。

其中,这654.38+0.2万元是资产,2万元是负债,654.38+0.2 = 654.38+0,就是所有者权益。这三个要素构成了资产负债表。

(2)反映经营成果的三个要素

例如,企业本月销售商品,收到货款26万元。这批货物的采购成本为654.38+0.5万元,员工工资、办公费、折旧费3万元,净利润8万元。这26万元是收入,654.38+0.5万元加上3万元是费用,剩下的8万元是利润。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损益表。

二、掌握会计程序

有的人反映自己取得了会计职称,但还是不敢当会计,感觉心里没底。其实你并不了解会计程序,你也没有把你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准确纳税上,因为会计程序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用书里有详细全面的讲解。我不相信你能翻到那本书。

目前职称考试还是以手工记账为主。就改错而言,还是说“红字更正确”“下划线更正确”。在财务软件中,没有文字这一说,也没有传统的“红字”,即在报表中,所有的红字都用负号代替。但软件只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处理程序都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每月帐目的处理程序需要三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第二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第三步:根据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通常的会计处理如下:制证-记账-记明细账-汇总-记总账。如果工作量大,一个月需要总结很多次。每个月必须做的凭证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工资发放。月末,总账应与明细账和日记账进行对账,结转成本和利润。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最后关了账户,做了报告,一个月的工作就结束了。之后又会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年底就要结算了,这是税务的事情。

在这里我想明确一点,财政和税收是分不开的。只懂财务不懂税务是无法胜任会计工作的。相反,你是一个受欢迎的会计师。

流程不难,记一遍,关键是账务处理,反复练习就能运用自如。

三、会计的具体工作

作为一个会计,我们要确切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从一个月到一年,做到心中有数。

(1)日常工作

会计通常和账目打交道。

1.存货核算:包括材料采购计划,制定损耗定额;库存商品的定价、成本结转;

2.固定资产管理:平时主要计提折旧;

3.工资发放:审核发放工资,按工资比例计算社会保险、职工福利基金、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

4.清理往来账款:包括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及时核对和结算;

5.成本核算:做好成本基础工作,准确计算产品成本,编制成本分析报告;

6.结转利润:结转损益账户,年末分配利润;

7.计税:合理计算,及时申报缴纳;

8.准备报表:定期及时准备,做好财务分析。

此外,还有一些零星工作,如银行对账、库存现金核对、费用报销等。

(2)一个月的工作

月初会内部资助员工,外部去税务局缴税。

当月应付账款:制作会计凭证,记账,汇总,记录总账。

月末要进行对账、结转、结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普通纳税人也要去税务局认证。

这是会计一个月的工作周期。

(3)一年的工作

会计账簿按公历年度划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这是会计工作的一个大周期。

从年初开始:

1-5月——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间,小企业至少要忙上一个月,上市公司年报4月底结束,可见事情之多,之复杂。

3月到6月——我会去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年检,去技术监督局办理代码证年检。

还有生产许可证、开户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与经营有关的证件,每年都需要查验。

有些企业每个季度都要去统计局或相关主管部门报送报表,也可能每年都要接受税务检查。

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的财产检查。

年末整理并归档所有会计档案。

你看会计的工作有多复杂,但是现在我们都用财务软件,把我们从会计中解放出来了。

要点2处理账户

处理账目是每个会计的基本技能。

等你熟悉了会计科目之后,你就应该了解借贷,看到原始账单就应该知道用哪个科目,往哪个方向。

首先,区分借贷

上学的时候,老师总讲记账规则:“借必有贷,贷必等额。”我们都很熟悉它。懂借贷,就像小学生懂乘除一样,为以后的操作打下基础。

什么是贷款?

刚毕业工作的时候用的是增减记账法,在1993改成了借贷记账法。其实借和贷也是有增有减的意思,只是有时候是增,有时候是减,要看用的是什么科目。

我在教会计的时候,一直强调只有区分会计要素,才能理解借贷关系。

将资产和费用视为一个类别。增加时用贷款表示,减少时用贷款表示。

比如现金是一个资产科目,增加65,438+000元,即借65,438+000元,减少80元,即借80元,此时余额借20元。这说明借的在增加,贷的在减少,余额就是两者之差。

把剩下的四个会计要素想成一类,分别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这四个家伙和上面两个家伙正好相反,增加贷款的用途,减少贷款的用途。

比如,应交税金是负债科目,通过贷款增加和表示;减少,用贷款表示。

有些人不明白增加意味着什么。当应纳税额增加时,应向税务局缴纳的税款也增加,缴纳后称为减少。所以欠税的时候记贷方,缴税的时候记借方。

现在你知道会计科目为什么要分类了吧?如果记不住,建议你再复习一遍,熟悉了就学会借和借。

我告诉你一个好办法:带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看看上面的项目。大项下有会计科目。你看到一个核算项目就要知道核算要素是什么,然后才能顺利办理业务。

说到借贷。

我告诉你一个办法:拿着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看看上面的项目。左边的资产除了“累计折旧”都是借方余额,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应该是贷方余额。然后熟悉以下会计科目。例如,如果应收账款增加,它必须在借方。如果这笔钱被收回,它必须记入贷方。如果支票被收回,则银行存款增加,并记入借方。

同理,带上损益表,上面有“收入”和“利润”的字样,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带有“费用”字样的账户,是借增贷减的意思,和“资产”一样。

我再告诉你一招:基于“借必有贷,贷必相等”的原则,你知道一方的会计科目,另一方无论什么科目都是反方向的。

比如我们逛街欠对方5000块钱。

购入商品时,必然有“库存商品”的增加,这是一个资产科目,应该用“借”来表示。另一面是“应付账款”,必须是“贷款”。以后看到贷方的“应付账款”就知道是增加,借方的“应付账款”是减少。

再比如:卖货,收到3000元的支票。

收到的支票用的是“银行存款”科目,是资产类,应增加“借方”,对方是“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所以必须是“贷款”。

这样,时间长了,熟能生巧,工作和考试也是如此。

你能理解这样的事情吗?

为了巩固前面的内容,我做了一道题,练习了一下:

1.填补空白

(1)资产-负债=

(2)收入=费用+

(3)负债+所有者权益=

(4)费用+利润=

(5)资产=+所有者权益

(6)利润=收入-

2.是非题

(1)费用不包括成本。

(2)企业购入资产65,438+000元,借入50元,故资产只有50元。

(3)企业外债65,438+050元,净资产60元,资产265,438+00元。

(4)所有者权益属于股东。

(5)费用越多,利润越少。

(6)资产增加了,负债没有变,所有者权益不会变。

主要是掌握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关系。

我用通俗的话来简单描述一下会计科目,不一定很严格,但要通俗易懂。

我把工作中常用的会计科目按会计要素列出来,以便于理解借贷。

1.资产类

库存现金:用于员工资本、差旅费和零星报销的货币。

银行存款:存放在企业银行的资金。

以上两个科目统称为货币资金。

应收票据:因业务而收到的商业票据。

应收账款:因业务往来应向债务人收取的款项。

以上两个科目的区别:前者收到票据,后者收到欠款。

预付账款:预先支付给供应商的钱。也可以用“应付账款”来代替。

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收入。

原材料:生产加工用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等。

周转材料:可以多次使用的物品,如包装材料、低值易耗品、建筑设施等。

库存商品:企业为销售而生产或购买的各种商品。

以上三个科目统称为“存货”。

固定资产:建筑物、设备、电子产品、运输设备等。其使用寿命超过一年,并能为企业创造效益。

累计折旧:核算根据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计算的折旧额,是固定资产的扣款科目。

固定资产盘点:盘点或处置固定资产时,先放在这里核算。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累计摊销:根据无形资产使用寿命计算的摊销额,为无形资产的抵扣科目。

生产成本:是制造业为加工产品而发生的成本。这里先核算,然后产成品转入“库存商品”。

本来这是一个成本账户,但是在月末余额的时候,应该放在会计报表的“存货”项下,所以我把它列在了资产项下。

对了,以上科目都是借增贷减,期末余额一般都在借方。

2.债务

短期贷款:对银行和其他金融企业的贷款。

应付账款:因业务往来欠他人的钱。

应付票据:为业务而开出的商业票据。

其他应付款:业务以外的应付款。

应付员工工资:包括工资、福利费、五险一金等。

应交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

应付股利:经批准后应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应付利息:借款或发行债券应付的利息。

上述负债因贷款而增加,因贷款而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3.所有者权益类别

实收资本: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也是企业的注册资本。

资本公积:出资额与注册资本的差额,即资本溢价。

盈余公积:每年利润的一部分作为企业的资本公积。

利润分配:按顺序分配企业的净利润。

上述负债因贷款而增加,因贷款而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4.收入类别

主营业务收入:经常性和经营性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以外的与业务相关的收入。如销售材料、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等。

在这些科目中,增加的是贷款,减少的是贷款。期末贷方余额应结转至“本年利润”贷方。

5.费用类别

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关的经常性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收入相关的成本。如销售材料的成本、租入固定资产的折旧、租入无形资产的摊销、租入包装材料的成本或摊销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活动应缴纳的税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销售费用:为销售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比如:运输费、包装费、仓储费、广告费等。

管理费用:行政部门的支出。比如: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工会费、职工教育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诉讼费、坏账损失、社会保险费等。

财务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银行手续费等。

以上三项费用统称为“期间费用”。

所得税费用:根据税收收入计算的税款。分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

制造费用: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间接费用。比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以及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器和材料消耗、劳动保护费、修理期间的季节性和停工损失等。

上述科目增加的全是借方,减少的全是贷方。期末余额应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

6.利润类别

营业外收入:与经营无关的偶然收入。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入、出售无形资产的收入、罚款的净收入等。

说明一下,从会计角度来说,营业外收入虽然有“收入”二字,但不符合“收益”的概念。属于无支出比例的净流入,是一种收益,增加贷方,转入借方,转入“本年利润”贷方。

营业外支出:与其生产经营无关的临时性支出。比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罚款费用、非常损失等。

就像“营业外收入”不算收入一样,这里的“营业外支出”不是支出,而是一种非常孤独的支出,是一种损失。发生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本科目,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借方。

本年利润:核算企业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最后余额可能在哪边,余额在贷方,表示盈利;余额被记入借方,表示亏损。

以上所有会计都是按会计要素分类的。如果按会计科目分配,应该有一个成本类别,包括两个主科目——生产成本和制造成本,而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下的会计科目都归入“损益类”。

这些会计科目在工作中经常用到,所以你一定要烂熟于心。还有一些会计科目没有提到,要自己复习准备考试。

记账凭证

书上写着会计凭证分几种——支付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通常我们只用一般的记账凭证。只要是日常业务,就必须是记账的凭证。

考试时要求写会计分类,也体现了经济业务。无论是手工记账还是电子记账,记账凭证的格式都是一样的。(图1-1)

记账凭证的项目都摆在上面,要按规定填写完整正确。

日期-今天制作凭证的日期。

数字-数字每个月都按顺序排列。

摘要-简明扼要地写清楚业务事项。

会计科目——选择准确的一级科目。

详细科目——有二级科目的都写了。

借方金额——如果是借方账户,写在借方金额栏。

贷方金额——如果是贷方账户,写在贷方金额栏。

附加文件-原始文件有多少份?

记账、审计、出纳、制单——相关人员签字盖章。

日常业务

在平时的工作中,会计每个月都会循环做一些事情,当然主要还是处理业务。

其实每笔业务的分录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能记住办理业务的会计凭证,你就办理了账目。

以下项目逐一处理。下面是会计金华做的1月的会计凭证。

(一)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存款,反映在会计科目中,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也是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内容。

1.2011.1.03,取现金2000元,根据现金支票存根制作记账凭证。

借:库存现金2 000

贷款:银行存款2 000。

这个好理解吗?取现金时,现金增加,银行账户里的存款减少,于是借了一笔贷款。

提取现金是从企业的银行账户中提取现金,作为零星支付或费用报销。这是出纳经常做的记账凭证,但会计也要知道。

2.65438+10月5日现金支付复印纸350元,根据复印纸发票制作记账凭证。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350。

贷:库存现金350

复印纸属于办公费,计入管理费用。如果费用增加,将反映在借方,支付现金,贷记。

3.65438+10月6日,办公室王丽出差,借了1 500元。根据王力(经办人)签字认可的借据,做了记账凭证。

借:其他应收款-王力1 500

贷:库存现金1 500

个人贷款计入其他应收款,即贷款增加,借记,支付的现金减少,贷记。

4.65438+10月65438+5月,王力回来,用200元报销了1的差旅费,还现金300元结账。

借:库存现金300

管理费用-差旅费1 200

贷款:其他应收款-王力1 500

这是一个借多贷的例子,因为现金归还,现金被借记,差旅费是管理费用,个人债务结清,原来借记的账户被贷记清零。

5.65438+10月15,上月增值税1 370元,城市维护建设税95.90元,教育费41.15,地方教育费13.70元,合计1.520.70元。根据“完税证明”制作会计凭证。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 370

——城市维护建设税要交95.90。

——应交教育费附加41.10。

——地方教育费附加13.70。

贷款:银行存款1 520.70

上个月底,按照增值税的销项税和进项税的差额计算出应缴纳的增值税,然后按照增值税计算出三项附加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加时记应纳税款贷方,减少时记借方,余额为0。如果这个月的资金不够缴税,可以向税务局申请延期缴税。那么余额还是上个月的金额。

6.前期收到客户A的28000元后,根据汇款单做记账凭证。

借:银行存款28 000。

贷:应收账款-某客户28 000

收到银行存款,增加,借记。当客户欠货款时,应收账款增加并记在借方,还款后减少并记在贷方。

7.用支票支付B公司所欠的3万元。根据转账支票存根记账。

借:应付账款-B公司30 000

贷款:银行存款3万元。

因为应付账款是负债科目,增加时家在贷方,减少时记在借方。

8.将存款存入银行,取得银行汇票25000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25 000。

贷款:银行存款25000元。

企业办理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或信用卡业务时,将金额从“银行存款”转入“其他货币资金”。如果没有用完,会转回银行账户,再将转出金额从“其他货币资金”转入“银行存款”。

9.银行汇票多日未使用余额5000元,转回银行账户。

借方:银行存款5 000英镑。

贷款: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5 000。

10.用现金交话费,1,000元。

借:管理费-通讯费1 000。

贷:库存现金1 000

财务和钱有关,所以使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的记账凭证很多,以后都会遇到。先介绍这么多吧。

不管什么行业,第一经验就是建账。

其实,设立账户并不难——就是把日常业务中发生的会计事项都记入账簿。

刚起步的公司普遍感到困惑。之前有人跟我说,公司申请一般纳税人,我的老出纳信任我,就让我接手会计,出纳的业务由老板娘负责。目前只有原来在银行开的一张50万的银行存款证明,也就是50万的实收资本,还有刚从厂家购买的30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房租只有一份合同,写着按季度支付,每月1,000元。其实是假合同,房子是我们老板的。

我不知道如何设置账户,如何处理这些账单。最头痛的是,现金簿和银行日记也让我做不到。我该怎么办?

我钦佩老板的决定。如果哪天会计不干了,就把账给她算了,没把会计当回事。

我还是很认真的告诉她怎么走。

人工账户下应编制的账簿:

一个总账:所有会计科目都记录在这里,汇总记录一次。

现金簿,银行日记账,这是必须的。

三栏式明细账:主要记录常规账户——往来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收入支出账户等。如果有多个活期账户,可以单独设立一个。

多栏费用明细账:记录期间费用,或成本账户,因为下面有更多的二级会计。

数量金额明细账:记录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的账户。并且需要数量要求。

以上账本除日记账外都可以是活页本,但我主张都应该是一本书的形式。

现在都是电脑做的。一个“账本”只有几页,所以没有“账本”的概念。形式不同,内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