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企业登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企业登记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历经了28年改革开放风雨的洗礼,但是依然刻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体现在层层审批,严格审查,退出困难等行政许可方面,今天,为了治理经济环境,我们继续强调要“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以为把住了这道关,经济秩序自然好转,然而当前层出不穷的煤矿事故、食品安全、假冒伪劣、消费欺诈、仿冒商标、侵犯版权等市场不安全现象,说明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并没有有效的调节市场失灵,相反,过苛的准入门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限制了中小企业和个人的创业愿望。这说明企业登记制度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 按照我国现行的企业登记规则,企业登记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申请人设立、变更或终止企业主体资格的事项进行审查核实,作出准许或不予准许的决定,对准许登记的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并予以公告,企业方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我国企业登记的法规和实务来看,登记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具有双重功能,即确认企业主体资格和企业经营资格的作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1999年6月29日)指出,“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其法人资格或经营资格终止”,可以认为是对《营业执照》双重功能的肯定。取得《营业执照》是企业获得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前提。 《营业执照》的双重功能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生活的结果,但在我国正进入全面市场经济的今天,他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之一,在经济生活,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的各个层面上表现出错位和缺位。 一、登记机关严格审查前置条件,希望把不合格企业挡在市场之外,但实践证明,不仅抬高了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而且摆错了自身的位置。我国行业行政审批过多过滥,虽经清理,但前清后立,目前仍有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分散在各个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中,而设立企业的实体法和程序法里,从《公司法》到《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都保留了大量的对行业经营资格的审查规定,《公司法》(全国人大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虽然确立了直接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原则,但第十二条仍规定:在公司登记时,“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1987年8月5日发布)第七条:“国家规定经营者需要具备特定条件或者需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应当在申请登记时提交有关批准文件。申请经营旅店业、刻字业、信托寄卖业、印刷业,应当经所在地公安机关审查同意。”可见严格的前置审查就是对企业经营资格的认定。国家赋予登记机关审查企业的经营资格,实是搞错了核准登记的主要职能是确认市场主体,而不是通过对市场主体的审查来管制经营行为,事实表明,这种管制也是无效的,就如《居民身份证》并不能保证公民遵纪守法一样。按照登记是确认经营资格的逻辑推论,若企业都符合规定的经营条件,那么登记已成不必要,若企业不符合规定的经营条件而经营,应由行业主管部门查处,登记同样成为不必要。 二、实质性审查色彩浓重,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精神和国外普遍倾向于形式性审查的惯例。《中华人民***和国行政许可法》(全国人大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一条,第三十四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虽然该法第三十四条还规定:“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但是行政许可的形式审查仍是立法的主旨。而根据我国的企业登记规定,登记机关须审查企业提交的文件、证件和填报的登记注册书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并核实有关登记事项和开办条件(见《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55条,国家工商局1988年11月3日发布),可见我国采取的是实质性审查。《行政许可法》实施后,登记机关虽然不再明确实质审查的义务,但登记实务中仍偏重实质审查,或者为了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而要求申请人提交其他的证明文件。事实表明,实质性审查根本不能有效地控制技术性、秘密性都较强的欺诈行为,相反,形式审查的公信力已准确表达了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和与其交易的风险性,有助于当事人在与企业交易时认真考察其资信情况,而且提高了登记的便捷性。有鉴于此,各国在立法、实务中普遍倾向于形式审查,而对实质审查不作要求。如英国公司登记制度规定,登记机关只负责形式审查,实质情况由股东和董事、经理承担责任,会计师和律师承担连带责任。 三、易使当事人误解持有《营业执照》的企业,就是合法经营的企业,不再怀疑其信誉,使欺诈者有机可乘。《营业执照》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向社会公示其登记内容,由于《营业执照》也是企业取得经营资格的前提,我国严禁无照经营,因此一般推定凡经登记的内容都是真实有效的,其经营行为是合法的。执照的证明力会使利益相关的第三人放松对其资信能力的考察,若注册人以虚假事项登记,并且又具有主观恶意,那么与其交易的当事人就会受到重大欺骗,即使申请人在登记时提供了真实的资料,但是登记后,具有恶意登记动机的注册人也会持《营业执照》四处诈骗,同样严重危害经济秩序,这样的事情在经济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应该说《营业执照》对经营资格的证明能力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越是强调实质性审查,执照的证明力就越强,相反,当事人对与其交易风险的防范意识越小,恶意注册人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可能会更大。 四、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把登记和管理混为一谈,误以为登记也是管理,管理就是登记,表现为对市场监管职能的错位。长期以来,在《营业执照》双重功能的思维定势下,企业登记被定位成一种行政管理措施,“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是国家对工商企业进行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贯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保障企业从事合法经营,取缔非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作用”(国发[1982]108号)。所以工商机关对市场的监管,习惯于证照检查,取缔无照经营,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依法清理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工作的通知》(工商消字[2006]第6号,2006年1月10日发布)要求,“严格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和经营行为。清理规范的内容:(一)证照是否齐全。(二)证照是否有效。(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实际情况是否与登记注册事项一致”,这显然把静态的登记管理混同于动态的监督管理。《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2002年12月18日发布)也体现了这种混同,也是公法对私权的干预。根据国务院的三定方案,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市场监管责任,但在登记就是管理的混乱思维下,重登记轻管理,或者只登记不管理现象,一直困扰着工商事业的发展。前几年发生的阜阳毒奶粉事件充分说明了有关部门对市场监管的失控,就工商部门来说,那些生产和经销劣质奶粉的厂家、批发商、零售商们,大多也是经过合法登记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但他们却在监管机关的眼皮底下把劣质奶粉生产出来并销往了市场。 五、严进宽出,退出机制不健全。企业持续的进入和退出,是市场经济活的源泉,只有建立正常的企业退出机制,方能确保市场的效率和安全。我国确立了比较严格的准入制度,但是退出制度却不完善。《民法通则》规定,企业终止应当办理注销登记并进行清算,《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也规定,个体工商户歇业应当办理歇业手续,并向债权人清偿债务。可见注销登记并清算是主体资格消灭的前提,是企业完全退出市场的标志,《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以及《合伙企业法》等都有相应的规定。事实上,我国许多企业死亡后,由于多种原因,不办理注销登记、不清算,即自行解散,或者在清算中恶意逃避债务,使清算几无完成之日,而登记法规对此造成的法律后果没有丝毫规定,这就形成了死亡企业在死亡时间上的三个不清,一是自行解散或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时间是否为企业终止时间?二是清算完毕的时间是否为企业终止时间?三还是注销登记的时间为企业终止时间?登记机关一般将注销登记时间当作企业终止的时间,故社会上有大量已经死亡却仍活在登记机关的企业,俗称“死档”企业。对于死亡企业拒绝办理注销登记的罚则,规定的也很苍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国家工商局1988年11月3日发布)第六十六条第(八)项规定:“不按规定申请办理注销登记的,责令限期办理注销登记。拒不办理的,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并可追究企业主管部门的责任”。该罚则到底是对企业还是企业负责人罚款?企业已经解散或负责人下落不明或者企业没有主管部门的,该罚则根本无从实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1997年11月19日发布)第三十条:“合伙企业解散并清算结束后,不办理注销登记的,由企业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该罚则把清算作为处罚条件,操作上很困难。由于《营业执照》具有确认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双重功能,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也意味着主体资格消灭,那么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又没有清算人,还能否以原企业的名义参加诉讼?这是长期困扰司法实务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最高人民法院以法经[2000]23号和24号函,明确了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被注销登记前,该企业法人仍应视为存续,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正是由于企业退出机制不健全,给市场安全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