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近似商标有哪些方面?
所谓近似商标,是指与注册商标不完全相同,但在形状、读音或者含义上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在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时,容易使普通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错误的理解。根据人民法院审理商标侵权纠纷的经验,判断近似商标应把握以下几点:
1.与注册商标相比,存在类似的商标。没有注册商标,就没有商标侵权认定中所针对的类似商标。
2.近似商标是与注册商标不完全相同的商标。如果完全相同,则构成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不再是近似商标。
3.近似商标是指在形状、读音或者含义上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如果不相同或者不近似,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商标,不再存在商标近似的问题。
4.在判断近似商标时,“近似”一词已经达到了容易引起混淆的程度,即如果该商标使用在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上,普通消费者就可能对该商品的来源产生错误的理解。如果没有造成误认,就不是近似商标。
简而言之,一个商标是否容易引起误认,或者一个商标引起消费者误认的概率,是认定近似商标的客观标准。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近似程度足以使普通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误解的商标,才属于商标侵权认定中所说的近似商标。
因此,商标是否使用在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上,容易引起普通消费者的误解,是认定近似商标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客观的,但也是人的主观反映,是主观因素很强的客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