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最东,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

西起121 11′E,东至135 05′E,南至43° 26′N,北至53° 33′N,东西经度14,南北经度14。东西跨度14经度,有三个湿区。

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区和松陵区)。北部和东部毗邻俄罗斯,边境线长3045公里,是亚太地区通往俄罗斯远东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西部和南部分别与内蒙古和吉林省相邻,东部靠近日本海。

扩展数据:

一.地形

黑龙江省的地貌特点是“五山一水一草三田”。地势总体上西北、北方、东南高,东北、西南低。主要由山脉、台地、平原和水面组成。西北为东北-西南方向的大兴安岭,北为西北-东南方向的小兴安岭,东南为东北-西南方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万达山。

兴安岭山前和东部山地为台地,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含兴凯湖平原),西部为松嫩平原。黑龙江省山区海拔大多在300-1000m之间,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8%。

台地海拔在200-350米之间,占全省总面积的14%。平原海拔在50-200米之间,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8%。?

二、气候特征

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从南到北,全省按温度指数可分为中温带和寒温带。从东到西按干燥度指数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全省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春季低温干旱,夏季温暖多雨,秋季易涝早霜,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短,气候区域差异大。黑龙江省的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季风特征。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冬季在干冷的西北风控制下干燥少雨。?

百度百科-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