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井俊二有什么电影?大致情节是怎样的?

岩井俊二的作品大多温柔而暴力,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冲动而富有诗意。

《情书》可能是岩井俊二最抒情的电影,也可能是一首关于青春的诗。十几岁的藤井暗恋班上一个同名女生藤井,通过各种招数吸引女生的注意。女孩不知道他对她的爱。后来,少年遇到了和女孩长得一模一样的博子,他订婚了。少年死了。博子上中学的时候不小心翻出了少年的地址。因为忍不住对爱人的思念,博子按照这个地址给天堂里的藤井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信。后来自然是和少年同名同姓的女生回信,这些信涉及一段青春暗恋。《情书》采用交叉蒙太奇的叙事手法,从记忆的叙事角度,以过去与现实、科比与小樽的交织,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结构非常巧妙地表现了一个少年的隐忍之情。电影可以分为三个主题。一是对藤井个人情感世界的分析,二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三是对死亡的探索。藤井是一个内向害羞的男生。他年轻时暗恋过一个女孩。他所做的并不是向这个女孩表白,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恶作剧来引起她的注意。也许我们生命中的最爱永远不会被发现。影片结尾,藤井抱着《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流泪,很多事情还没发生就结束了。后悔往往是另一种完美。所有关于爱情和人生的花言巧语和战争都完成了。

1996年,岩井俊二拍摄《燕尾蝶》,一下子从情书的清晰温柔变成了残忍诡异。《凤蝶》的主题是梦,影片实际上描述了一个寻梦和破梦的过程。理想主义者看不到乌托邦梦想只是美好的泡沫。在《燕尾蝶》中,它其实是蝴蝶的投影,挥舞着脆弱的翅膀寻找一个空无一物的梦。然而图腾外逃的结局依然是死亡,预示着梦想的幻灭。古力国和霍飞鸿在尝试的,是这种只华丽一时的无意义的飞行,从一开始就能一眼看到尽头。然而,那些丑陋的幼虫是最有活力的活着的个体。凤蝶就是这样的生命体。在看了各种完美的飞行后,它终于发现自己牢牢地置身于邪恶的外部世界。郎朗是作为一个终极人物出现的,他是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胜利。电影里有两个比喻。一个是飞起来的东西总会落地,一个是飞起来一定会带来翅膀折断的代价。物欲横流的时代,再庞大的理想也只是微不足道的悖论。坚定不移的活着是穿越一切乌托邦的真理,生存的重量才能释放出足够的勇气。最后,霍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在街上狂奔。小人物的命运被岩井俊二创造了历史。

《梦行者》是一部以精神病人为题材的黑色电影。我们的Coco,穿着她的黑裙子,插着羽毛,和同伴卷毛,小武一起跳上了靠近天空的围栏。这是岩井俊二最绝望的电影。孩子总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他们看到的远不是成年人的世界。然而,这是一个权力主宰的世界。孩子永远不能要求大人用同样的眼光和他们一起观察事物。孩子是非常脆弱的个体。他们需要爱和宽容。一些小情绪比如自己内心的孤独感,恐惧感,都想有人分享。他们不是疯子,而是一些需要用爱去理解的生命。可可,卷发,还有小吴,也许他们也曾经被感动到用自己的方式思考人生,被作为邪恶的个体送进了精神病院。如果屋顶上有一个洞,我们不能指望那里的天空一直是蓝色的。这样单纯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只是害怕生活的孤独,做了一些荒唐的事情。在成年人的理性世界里,这里的非理性的东西是不可接受的。孩子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就是大人的照顾。大人们不愿意付出如此微薄的力量,于是孩子们疯狂了。卷毛杀了喋喋不休的老师,告诉可可他所有的秘密。可可告诉他不要害怕,他自己杀了他的双胞胎妹妹。卷毛吻了可可。这种童真的吻有什么样的力量?你能想象这两个孩子在用互相安慰的力量寻找世界的尽头吗?卷毛吻了可可,不再害怕了。他们爬上一座灯塔,思念着同伴小吴,小吴在分散的路上做了最后的垂死挣扎。卷毛和可可终于逃离了残酷的现实世界。可可曾经告诉卷毛,世界末日就是她死的那一天。最后,她拿起枪对着自己的头,倒在了爱人的怀里。这些孩子能有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他们只是蹲在围栏上,轻轻地唱着这首赞美诗。他们就是喜欢路边垃圾堆里的一个娃娃。其实精神病院那些道貌岸然的护士,才是真正需要治疗的心理扭曲者。孩子是善良的。他们甚至梦想得很美好,但同时又缺乏安全感。《梦游者》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全片围绕三个走在墙上的孩子拍摄,色彩鲜明,充满救赎。

另外,《周莉莉的一切》是一部关于青春的麦田和白衬衫的残酷青春片,是岩井俊二后期风格的延续。《四月的故事》类似情书,画面悠扬,感情绚丽。岩井俊二早期拍摄了一部短剧《爱的捆绑》,那时,岩井俊二的风格已经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