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雕博物馆的青田石雕

历史悠久,自成流派,具有奔放大气、精致细腻、形神兼备的独特艺术魅力。它的基调是现实而优雅的;技法有圆雕、雕、浮雕、线雕;分相、开坯、粗雕、精雕、封蜡、打磨的工艺是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谓历史无法统计“补天女神留下的石头降世为青田石”的民间传说,但据考证,人们早在“燕泽文化”时期就开始认识和使用青田石,湖州市前进镇砖窑出土的文物“青田黄”就是明证。青田石因其质地温润、色泽淡雅、脆软适宜、门类繁多而引人入胜,成为艺术家手中的稀世之物。自元末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开创青田石版画以来,青田印石开始公开进入诗人的书斋,甚至成为皇帝和重要官员。公元1790年,用青田光和冻石制作的宝典福书和张远寿碟两套纽扣作为贡品,在乾隆八十年献给皇帝,拉开了张世入主紫禁城的序幕。从17世纪末18世纪初开始,青田石雕就被艺术家卖到国外,进入外国市场。它们曾在芝加哥圣路易博览会、南京南洋劝导会、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和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上展出并获奖。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石雕以其独特的精湛技艺被外交部作为国礼赠送给前苏联、美国、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国元首。1992青田石雕被邮电部选为特种邮票。2001,与寿山石、长石石、巴林石并称中国四大名石,率先获得中国第一张石雕原产地证书。2006年被誉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在,青田县拥有石雕从业人员2万多人,形成了以6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11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为首,100多名高级工艺美术师为骨干的梯队创作队伍,以及大规模、高品位的石雕市场和专业的石文化研究机构。青田石雕从无到有,从衰落到繁荣,从国内到海外,从单一的工艺到精美的艺术品,犹如一条艺术的长河,闪耀着一代代艺术家的智慧,从古至今。

终有一天,品味一个世界!如果有一天,你会爱上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这朵奇葩;如果你有一天的时间,你会被这个丰满灵动的石雕世界迷住。

青田石雕立体、镂空、古朴、条理分明,层次分明。雕塑家创作时心、眼、手一致,进入自由意志的境界。行话:纯粹,顺滑,灵性。纯是指石头湿润纯净。一般雕塑家都有“拍石”的技巧,雕塑家技术娴熟,流畅,一气呵成。作品新颖迷人,表达了深刻的内涵和魅力。

它跨越时空,汇聚了青田石雕的魂与神、精与神,展现了青田石雕文化的内涵;中国石雕城,位于青田石雕发源地山口镇山口村,是青田石雕走向市场的平台,让古老的东方艺术与市场经济和谐交融,携手并进。走进山口的石雕工坊,就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栩栩如生的假人佛像,五彩缤纷的花鸟走兽,美丽的风景……石雕作品古朴典雅。切肉刀刻的地方,忽开忽合,慢而急,忽真忽空。石雕艺人用灵巧的双手将时代的优雅和艺术抒情的意境凝聚在石头上,不断演绎“凤凰涅槃”的神奇,让大家知道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其细、精、美的雕刻堪称天下第一;司前岩景区位于山口东角,是中国第一个石雕主题公园。景区内有近20处景观,包括司前湖、天梯、天门、罗汉壁、游园、阴阳床、蛙石、蛙洞、司前桥、司前寺等,均为花岗岩。其中,司前瀑布最具特色,它从高处流下,撞击山石,形成无数纽带,因此被称为“司前瀑布”。天门由天梯和天门组成。天梯陡峭而立,有148级台阶。天门很窄,一个人可以侧身通过。有100多平米的碑林,铭记历代名人对青田石雕的大赞。在这里,山奇、石奇、水奇赋予青田一种石雕的诗意意境。

“让石雕告诉世界,中国有一个青田!”这是第二届青田石雕节的主题口号,真正体现了石雕对于青田的意义。如果你踏上青田石雕的文化之旅,了解青田石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你一定会感受到青田的智慧和文化,以及和石雕一样精致、开放、兼容的内涵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