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同的历史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

被称为“塞外名城”的大同,位于山西省最北部,长城内外之间,是山西第二大城市。三面环山,桑干河支流皇家河纵贯南北。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同的认识停留在煤都的富庶、云冈的壮丽、华严寺的宏伟。其实早在1982年,大同就和北京、承德等24个城市一起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山西唯一的城市。那么,大同这座城市到底承载了怎样的历史文化,才能获得这份荣誉呢??

首先,大同历史悠久。准确地说,它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它一次建都,两次任都。

第二项是文化。一句话注意到山(雁门关)隔,我们太原和晋南属于黄河流域文化。另一句注意到,山的北面是桑干河流域的文化,如果勉强能说出来,那这两种文化就很不一样了。这两种文化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山南是中原的农业经济文化,山北是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所以这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就出来了。这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正因为少数民族文化给大同的文化带来了特色,所以它不高,但有特色,特色才有价值!

第三是首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80%以上都建有都城,如安、洛阳、京、宁,都是几个朝代的都城,时间也很古老,尤其是安、洛阳,都是古都。所以大同作为都城,在北魏只有一次,南北朝分裂时期是北方的都城。

但准确的说,它已经有978年的历史了,它就是在这个地方建立的。在这978年间,都城有过辉煌时期。这种辉煌的局面至今没有很好的记载。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还是比较可观的。都城,遗址,它的历史,它的文化,让大同成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

大同古称平城、云中,辽代改称大同。历史上是中原汉族与塞外游牧民族争夺天下的古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同千百年来的战争史和民族交融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在这里,赵武灵王抛弃了汉人厚重的战车长袍,推广了胡服的轻骑轻射,成就了一代霸业。

汉朝时,刘邦率军抗击匈奴,被困在平城邓白山七天七夜。后来,他用陈平的诡计贿赂了匈奴单于的妻子阏氏,才得以突围。这场战争的失败,使得西汉政府改变了对匈奴的策略,与匈奴订立了和亲契约,于是就有了后来被传为佳话的昭君。

一座历史名城,总是和一些古今引以为豪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公元398年,来自草原深处的鲜卑族领袖拓跋圭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南方汉族政权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

北魏的都城平城,就是今天大同的东北。直到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作为北魏都城已近百年。经过近百年的苦心经营,平城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书写了大同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至今,大同仍有北魏神韵的遗迹,即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以西16公里的五洲山麓。它是依山而掘,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洞穴53个,石雕5万多件。其中,第16至第20窟,被世人称为“谭瑶第5窟”,是北魏著名僧人昙曜在文成帝授意下发掘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1995年,考古学家在大同市东南方发现了北魏唐明遗址。这个惊人的发现让人们兴奋不已。唐明是古代帝王举行求偶、祭祀、庆典等仪式的地方,是礼文化的载体。北魏的唐明很大,是北京天坛的三倍。它融合了汉代和魏晋时期儒家思想的结晶,并有所创新。

唐明文化是北魏文化成熟的一个主要标志,它使人们对北魏的文化建设充满敬意。而且唐明的发现成为坐标点,从中可以准确判断出现存的大城市是北魏都城平城的所在地。和平之城大同的内城呢?从北魏到今天,将近1600年过去了,没有一个可以移动的地方。整个坨在这里,和我们从中国之前的首都社会中得出的八大古都是不一样的。

五代时,晋末的石敬瑭为了成为“子帝”,将“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大同就这样被划归辽国地区,从而一扫唐朝的颓废,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200多年来,大同成为辽金都城,契丹人和女真人最爱的“西京”。

似乎历代文人只爱腐朽、腐败、和平的小赵宋,而忽略了强大、繁荣的辽金政权。事实上,与南宋并存的辽金王朝,不仅强化了马庄,也继承和创造了高亢奔放的北方文化。

这种独特的多民族文化起源于当时的首都北京,但由于北京后来被确立为首都,早已难觅其踪迹,但在大同却得到了完整的保存。位于大同市的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寺等遗迹生动地体现了辽金文化的特色。

尤其是华严寺薄伽丘藏殿辽代造像“狞笑菩萨”,造型非常独特。菩萨口中满口香牙,尽显佛的魅力。与山西太原晋祠圣母院的宋塑侍女相比,她明显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雕塑。宋人受“礼”制束缚太深,内心的表露多于暴露;契丹人英姿飒爽,自由奔放,牙齿香,是美的另一种表现。

明代大同改变了都城的文化面貌,以军事姿态翻开了新的一页。当时朱元璋率领明军征服元朝,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元军残部退回蒙古高原,元气大伤,但仍固守中原,对明朝北疆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明朝非常重视北方边境的防御,在北方设置了九个防御城镇,称为九边。其中,大同镇的战略地位尤为重要。当时全国有十二分之一的军队驻扎在此,明成祖和明英宗都曾在此亲征,有“大同书生马甲天下第一”的美誉

65438-0952年,中央文化部主持全国古建筑调查研究。在调查报告中,以罗先生为主体的雁北古建筑调查队评价说:“大同保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可以说是中国保存历史遗迹和文物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正是这些文物告诉了我们两千多年来大同的风风雨雨。一座历史名城,凝聚着历史上一个或几个朝代的精华和魅力。所以中国有句话:秦汉隋唐见安,宋、齐、梁、陈见南京,钱、岳、赵、宋见杭,燕、元、明、清见京...那么,北魏辽金看到大同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同,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有“凤凰”之称。它是北魏拓跋家的第一个都城,也是辽金的都城。它将魏晋的神韵融为一山,将辽金的浪漫风情融为一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大同古城的整体布局就像一只单翼的凤凰。南关是凤头,主城是凤身,北关象征凤尾,东莞是左翼,西关除外。传说有勇士一剑射断了凤凰的右翼,所以这个蔡凤走不远。

北魏作为首都的近百年历史,辽金作为首都的两百多年历史,让大同这座塞外名城有着非同一般的皇家气度。这种气度,不仅体现在云冈石窟的雄伟和华严寺、善化寺的宏伟精致,更渗透在古城的血脉里。从北到南贯穿大通的河流叫“雨荷”,有京师的味道,应该从北魏就有了。

大同被称为“龙墙之城”,至今有九座龙墙之多。其中以大同九龙壁最为著名。龙壁是古代的一种特殊建筑,一般用作建筑物的照壁,多建在宫殿、宫殿、寺庙前。既可以作为庭院建筑的屏障,又可以衬托出建筑的庄重与辉煌。

大同的九龙壁是中国最大的,比故宫和北海公园前面的两个还要大。这座九龙壁,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明初明王朱贵福的照壁。由黄、绿、蓝、紫、黑、白等五彩琉璃构件构成,瑰丽夺目,为大同古城锦上添花。

展现两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同,融合了几十个古老民族的文化,资源丰富,传承着古老的民俗。今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依然散发着永恒的光辉。

扩展数据:

山西省辖市大同,全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国首批13较大城市之一,全国九大古都之一,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交通枢纽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十大体育休闲城市。

大同是山西省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它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交界处,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它实际上是整个山西省的屏障,是通往北方的门户,是晋冀蒙的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都城,辽、金为都城。境内古迹众多,有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大同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国家重化能源基地,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和京津唐发达工业区的中点。素有“凤凰”、“中国煤都”之称。

分裂进化

5月1949,1,大同和平解放,大同同市同郊,隶属察哈尔省,大同分为五区。

1949 10,东西雁北合并为察哈尔省,设立雁北署,隶属灵丘、广陵、浑源、应县、殷珊、大通、怀仁、朔县、平陆、右玉、左云。

1952 65438+2月大同市辖一、二、三区及口泉矿区。

1954年7月,大同县与怀仁县合并,组成达仁县。

6月1958,市属雁北特区。1959 65438+10月23日,雁北、新县并入晋北特区,大同市隶属晋北特区。雁北合并为阳高、浑源、灵丘、左云、殷珊、朔县六县。

1961年7月24日,撤销晋北特区,大同归雁北特区领导,辖市区、口泉区、古城区、怀仁区。同年11归山西省直管。

1962年,燕北恢复设立13郡。1964,165438+10月,撤销古城、怀仁区,恢复大同县、怀仁县。该市辖两区两县。1965年7月,大同、怀仁两县划归雁北地区。

1966年2月,划出市区和口泉地区所辖农业区,设立郊区,大同市辖三区。

1970年4月,大同划归雁北领导,9月建立矿区。10年6月,南郊区、北郊区、口泉镇成立。

1971,北郊改为新荣区。

1972年3月,重新设为省辖市,辖市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四个区,17个街道,287个居委会,22个乡,5个镇,252个生产大队,1125个生产队,3565438。

1989 1、朔州市成立,雁北下辖的平陆、朔县、殷珊划归朔州市。

1993 7月10,雁北地区撤销,城市合并。怀仁、应县、右玉县划归朔州市,天镇、阳高、广灵、灵丘、浑源、左云、大同县划为大同市,市管县。大同市辖市区、矿区、南郊、新荣区4区7县。

2065438+2008年2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同市城区、南郊、矿区,设立大同市平城区、云岗区,将南郊古店镇划归新荣区管辖,撤销大同县,设立大同市云州区。区划变更后,大同市辖4个市辖区、6个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