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美食
埃塞俄比亚人的另一大爱好是生吃牛肉。当地牛肉价格介于羊肉和鸡肉之间,生牛肉是一道大菜,主要用于婚丧嫁娶或逢年过节宴请。
吃的时候,把健康强壮的牛就地宰杀剥皮。牛肉还热着气的时候,就磨成肉末,拌上调料,当“英格拉”吃。生牛肉必须绝对新鲜,而且还是热的。一旦凉了就不能生吃了,一般都是里脊肉等最嫩的部位。一头牛只有五分之一的肉可以生吃。
还有一种很恐怖的吃法,把宰好的牛剥皮挂在那里,食客上去挑选,看满意的部分。用刀切下来就行了,切成小块蘸调料直接嚼。没有主食。越血腥的部分越受欢迎。据说能吃的人一顿饭能消灭3公斤生牛肉。如果说前一种吃法可以称之为“文艺吃法”的话,后一种吃法简直就是“军事化吃法”,其实心里也挺矛盾的,不过还是无非是当地人的待客之道。硬着头皮“享受”这血淋淋的美味。吃生牛肉的调料是胡椒粉;当地人的热情,为了减少对血液的刺激,我加了很多胡椒和盐。辣椒的配料很辣,我的舌头都麻了,却赢得了当地人的一阵称赞,结果最后还是喝水。
盛大的喝咖啡仪式
本来我吃英格丽的时候一直是不停的喝水。来中和味道。后来当地人给我推荐了当地的黑咖啡,每次喝完“因吉拉”都要一杯不加奶不加糖。但是味道很醇厚。让我大为陶醉。
很多人都知道巴西咖啡,甚至有人认为咖啡是英国特产。直到来到埃塞俄比亚才知道,这里其实是咖啡的故乡。咖啡的真名“Kaffa”来源于埃塞俄比亚一个叫“Kafa”的地方。当当地居民发现牛羊吃了一颗红色的种子时,变得异常兴奋,然后他们开始将它浸泡在水中提神。后来演变成了今天的咖啡。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主要产于海拔1100米至2300米的南部高原。每年3-4月,白色的花朵形成美丽的海洋,9-6月果实成熟,即可加工出口。当地的咖啡很受欢迎,因为它的酸味像酒。在埃塞俄比亚,咖啡种植在屋前屋后。除了喝,还会卖。不要小看这个有特色的行业。该国90%以上的咖啡产量来自花园种植。
在埃塞俄比亚人的心目中,喝咖啡是有固定时间的,就像基督徒祈祷一样。固定的场所,以及固定的器具和仪式。通常在晚上,一周一次,家里的少女为大家准备咖啡。举行咖啡仪式的地方要打扫干净,铺上特制的草,在我看来能散发出清新迷人的香味。当地人认为这种草是好兆头。不管怎么说,草地真的很舒服,也让整个仪式更加庄重显眼。
女生准备咖啡的时候用的是手工制作的传统陶器,就像一个有教养的人绝对不会用铝壶烧水泡茶一样。先用清水洗净咖啡豆,然后用小啊木铲烘焙。等豆子变黑,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就铲起来发给大家“闻闻”。然后,她将豆子倒入石臼中,用近1米长的铁棒敲打。全部磨成粉后,倒入一个长颈、圆肚、大耳朵的陶罐中,装满水,点燃。香气四溢的时候,姑娘会拿着壶耳,把煮好的咖啡倒进瓷杯或者陶杯里。因为所有的材料都是纯天然的,所以咖啡的味道浓郁香浓。第一杯叫“安倍”,第二杯叫“托纳”,第三杯叫“陆丹蓝”。三杯比什么都提神,能熬两天。
可惜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包装和宣传跟不上质量,所以在国外知名度不高。近年来,埃塞俄比亚政府开始重视国产咖啡的销售和保护,京在商标注册上击败了星巴克。所以我觉得咖啡和这个国家一样,因为人们的喜爱和自信而充满希望,虽然一直被埋没在默默无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