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的烧制温度比瓷器高。()A错在b。

说陶器的烧成温度比瓷器高是不对的。

陶器的烧成温度比瓷器低,而不是高。一般来说,陶器的烧成温度约为800-1000℃,瓷器的烧成温度约为1200-1400℃。这是因为陶瓷的原料不同。陶器用普通粘土,瓷器用高岭土。高岭土含有较多的氧化铝和二氧化硅,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熔化结晶。

陶器和瓷器除了烧制温度之外,还有其他的区别。比如陶器的气孔率比瓷器高,透气性好,质地疏松;而瓷器的气孔率比陶器低,透气性差,质地致密。这也导致陶器的吸水性比瓷器强,容易吸水;而瓷器的吸水性比陶器弱,基本不会吸水。

陶器和瓷器的风格和用途也不同。陶器一般造型简单,看起来粗糙简单;而瓷器一般造型精致,看起来细腻、光滑、典雅。有釉或无釉的陶器,表面略厚;瓷器一般都是上釉的,表面光滑,容易清洗。陶器常用于日常生活用具或民间工艺品;瓷器多用于高档餐具或艺术品。

(以上数据整理自自知,探秘网站等。)

* * *两者的相似之处:

1.都是将泥(陶瓷泥或瓷泥)加水混合,做成器皿的形状,干燥后再放入炉中烧一个又一个器皿的过程。它们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2.可以用来制作各种日用器皿或艺术品,如碗、盘、罐、瓶、罐、盒、花瓶、酒具、茶具、香炉、灯、俑、雕像等。它们可以涂上各种釉料或颜色,以增加美观和耐用性。

3.都有不同的分类和风格。根据原料、温度、气孔率、吸水率、胎色、釉色等因素,可分为土陶、红陶、白陶、灰陶。按地域、朝代、窑址等因素可分为汉代彩陶、唐代三彩、宋代青花瓷、元代青花瓷、明代景德镇瓷和清代粉彩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