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鲜商标

蒲公英,又名“老太婆”,是农村常见的野菜。它可以作为中草药,也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嫩芽可以凉拌蘸酱吃,很好吃;晒干后可以当茶喝,气味清香。每当春天来临,擅长的人都会准备一些自己用。但有人会问,既然农村蒲公英随处可见,用途那么多,为什么没人挖着卖呢?

挖矿费力,价格低,得不偿失。农村看似随处可见的蒲公英,实际上是分散的。一天挖不了多少。如果是鲜的卖5块钱一斤,干的在药店卖两三元一斤,就算一天能收10斤也卖不了多少钱。而如果出去打工,赚的比这多得多。所以给自己弄点吃的。如果挖出来卖了,不合适!

没有买家,不好卖。农村不缺野菜,农村人不稀罕。它们在过去穷饿的时候只是用来充饥的,也就是城里人更喜欢它们。在农村,除非有大面积的人工种植,否则没人会买。我自己挖的,卖给附近的人。没人要,却出口到了市里。没人拿。自己去不合适,就没人挖了卖了。

物以稀为贵,市场空间小。蒲公英在农村人眼里其实是一种杂草,并不罕见。市场的货源多为人工种植,超市、药店都有卖,价格也不贵。而且其消费以茶叶为主,人群有限,不适合普遍使用。另外,生长在野外的人也不是那么放心,不能被所有人接受。所以它所面临的市场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即使被大量挖出来,也不一定卖的好,对于我们一小部分人来说只是“游戏”而已!

其实不光是蒲公英,农村还有很多野菜是不会挖出来卖的,比如马齿菜、灰菜、面条。如果有供应,也是人工种植的。毕竟野外生长的太少,或者说价值不大。不过偶尔采集一下,在野外打开,还是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