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华的言论
60年来,市场秩序日益规范。针对不同时期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突出问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先后集中开展了维护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保护商标专用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打击传销、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整治,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秩序的好转。截至今年6月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4064.38万件。
60年来,新农村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着力创新服务“三农”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农资市场和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积极促进农村经纪人、农村个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引导农民和涉农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 支持了新型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60年来,商标数量跃居世界第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商标审查进度,商标注册量逐年大幅增长。日益完善的商标法律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商标行政保护得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界的广泛赞誉。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40万件,居世界第一。
60年来,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逐步完善。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方便消费者就近投诉举报为目标,大力推进12315站点进村镇、进社区、进商场、进超市、进企业,覆盖率达到村镇48%、社区64%。1995以来,全系统共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1439200件,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701750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7.55亿元。
随着民国时期波澜壮阔的建设和改革进程,工商系统本身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工商行政管理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已基本确立。党的十六大特别是近两年,总局党组在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工商行政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工商行政管理要努力实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四个统一”,科学回答了工商行政管理的功能定位、根本宗旨、基本要求等重大问题。以“四个统一”为主体,以“四化”和“四高”为补充,标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基本形成,为工商行政管理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基本建立。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基本形成了以《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商标法》等为主体的比较完善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在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中,* * *有100件法律和203件行政法规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执法的职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104件部门规章单独制定和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和规范市场监管行为为主要内容,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目的,为工商行政管理依法行政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依据。
我们已经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重大突破。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定位逐步确立,实现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从总局到基层工商所协调运行的五级分级管理体系,建立了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基层监管执法体系。一系列有效的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已在全系统推广。这些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促进了新型工商行政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基本建立。1978年恢复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时,全系统只有65438+万人。65438至0995年,国务院批准36万工商所行政编制,结束了基层工商所长期缺员少员的历史,是工商人员纳入公务员序列的历史性举措。目前,全系统共有公务员40多万人,成为维护市场秩序的坚强卫士和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