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如何进行品牌危机管理

央企如何进行品牌危机管理一般来说,央企品牌危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服务问题、下属经营单位经营危机、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

2.客户、经销商、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起诉公司;

3.出现重大领导危机,比如领导形象被谣言严重扰乱;

4.面临重大经营风险,如M&A投资、资本运作等;

5.存在重大品牌传播风险,如内容传播引发负面公众情绪和冲突;

6.其他威胁或不利于公司品牌形象的行为。

为了预防上述问题并进行有效管理,央企需要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品牌危机管理。

第一,危机预警

如果我们想在危机来临时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及时捕捉企业危机的征兆,及时为各种危机提供切实有利的对策。既然是预防措施,员工的危机观念就是关键环节。这时,影响员工观念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危机预警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央企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提升来强化员工的品牌危机意识,从而支撑品牌危机预警系统。只有树立先进的、无形的、全面的品牌危机意识,才是企业品牌危机管理最坚固的防线。换句话说,企业内部倡导品牌危机意识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品牌危机意识在全体员工心中形成潜意识,有利于培养一支品牌危机意识强的员工队伍。既能强化对产品或服务标准的认同感,又能逐渐养成对顾客、对社会、对自己负责的质量行为,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品牌危机发生的概率,强化品牌与每个人相关的意识,使企业在品牌危机发生时能迅速识别、迅速应对。

除了企业文化,中央企业还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危机预警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品牌危机管理团队。成员至少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品牌经理和危机相关部门负责人;

2.品牌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品牌危机管理培训,强化品牌危机意识;

3.加强品牌资产评估管理,监督品牌和检查品牌危机信息,及时发现和捕捉品牌危机征兆。

二、品牌危机管理

当出现品牌危机时,品牌危机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1.品牌危机发生时,品牌经理负责从发现之时起24小时内协调各机构及时成立品牌危机管理小组,召开品牌危机管理会议,商讨对策;

2.制定处理危机的相关策略和步骤,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危机培训和宣传,使每个员工都能表现出规范的行为,全面、快速地处理危机,并能监督危机的发展和公司相关政策的执行;

3.品牌部门负责人负责与大众媒体和新媒体的公关,必要时邀请品牌危机管理团队委派代表或指定代言人做好与社会和媒体的公关;

4、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与受害者和利益相关者沟通和补偿;

5、对于假冒商标和品牌的行为,应根据事件的严重性,首先由品牌经理代表公司向对方提出异议和警告;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

6.对品牌危机管理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三,品牌危机后的恢复管理

品牌危机发生后,企业需要做好善后处理,防止危机再次发生,尽快恢复公司声誉和品牌形象,重新赢得社会、客户、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方的信任。

此时,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开展工作。

1.品牌危机消除后,品牌危机管理团队应及时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总结危机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有效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2.品牌委要针对品牌危机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品牌监测和评估体系,确保类似危机能够及早发现和预防,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3.同时,要做好危机后品牌的正面宣传,重建公司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信心,采取积极的实质性措施维护公司的品牌形象;

4.加强与主要媒体的战略伙伴关系,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未来的危机;在内部恢复组织成员的士气,使组织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总之,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脊梁,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实现梦想的重要载体和品牌梦想?领导?。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长久的品牌的基础是能够经受住风浪,善于预防和化解危机,把每一次危机都变成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懂得预防、化解和转型,不仅能让危机变得罕见,还能在每次危机后强化品牌承诺,履行央企责任,让央企不断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公众的尊重和利益相关者的认可,逐步成长为屹立于世界级品牌之林的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