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命名有什么规则,如何给商标命名?

如何给商标起名?厂家给产品命名时,商标命名有什么规则?规则之一,有备无患,就像车主喜欢有备胎一样,公司往往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品牌名称(已注册或正在考虑中),以备危机时随时补充。被政府单位点了之后,马上换新牌子,把风险降到最低。规则二,椰子汁是果蔬汁市场的王牌,所以成为模仿的对象。台湾省南部有一家厂商也生产果蔬汁,但取名“椰汁蜜”,不经意间就引起了商家的封杀(因为和别人太像,麻烦马上就来了)。规则三:一眼就注意真实的商号,让人一秒就知道你卖的是什么,比较讨喜,还能省下不少广告费用。美国有个品牌叫“白色城堡”。你猜怎么着?是家喻户晓的内衣!一般人很难想到会和衣服有关。有人跟笔者“万客隆”说,她总是搞不懂,每次约会都是在错误的地方,很伤脑筋。而大肆宣传的“喜之郎”、“吃完再说”等,显然具有吃的意境,在命名规则上不会被误认或难以识别。规则四,要想达到短小精悍的状态,又要易读易记,往往不可能一眼就看到商号。“康师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除了爱读爱记,还有心理附加值(从来不是品牌产品,代表健康)。《椰子汁》的发布真的很刺激,刺激的是它的大胆、新潮、易读、易记,尤其是商品性很强,就像椰子汁的香味。规则五,易于设计。平时比较注重广告的商界,会请设计公司设计规范的商号用字。以前文案总是不在乎字好看不好看,所以新起的标准字不是臃肿就是怪异。打印出来的商品能不能看到,最好事先考虑好,以免毁了百年大计。规则六,专名专名是事物的专属标志。只有名副其实,才能准确的反映事物的特点,才能让人顺利的哭出来,听出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理直气壮”。所以“名副其实”是一个重要的命名原则。台湾有个叫王的发明家,发明了一种两用刷子,一个带刷子,一个带肥皂,还可以接上水龙头,用起来很方便。他煞费苦心地给它取名“鸳鸯刷”,很浪漫。经过豪华包装后投放市场,但销量极差。后来被别人发现,原来人家把这个刷子误认为是刷北方的刷子。原来问题出在名字上。人们把它和“鸳鸯戏水”联系在一起,刷背太用力,自然导致销量不佳。由此可见名副其实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