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的名胜和特产

岳翎神庙

乐陵文庙位于乐陵市开元街和兴隆街交叉口。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正殿5间,青瓦飞檐,斗拱。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后殿、蓟门、灵兴门等。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疏密匀称,内外呼应。经过明清两代的多次修缮,形成了出版时的规模。整个建筑端庄大方,金碧辉煌。“如果道像一条河,它将成为我们随处可见的景象;圣如日月,天下尚春秋。”孔庙大门周围的对联。

咸平城旧址

咸平城原址为咸平镇,位于郑店镇老岭村,城西南50里,长500米,宽500米。唐宋时,县城位于老黄河(晋河)以南,河定于1069年(宋熙宁二年),故仓促迁此,仓促造城。城里有三个门,但没有南门。至今,原城墙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小山,是南宋副部长吕颐浩阅览室“崔贤亭”的旧址。

张淼,清代人,有诗《吕巷》。崔贤馆”。元代平章于谦重修城池,在北郊(今乐就乐陵村)建“观花台”。平台高十余尺,可容纳100人,是赏花饮酒之地。这是明代人张鹏南在《元台春草》诗中说的。1369年(明洪武二年),县令何衡以城址在洼地下,城内亭台废弃为由,迁至富平镇(今治)。

五里钟遗址

五里冢遗址位于城区西南,五里冢村北30米处。土堆呈平台状,东西长83米,南北宽31米,高2.3米。出土了石斧、石镰等新石器时代遗物;有骨锥、鹿角、甲骨文、陶纺车、脚等商周遗物;还有汉砖、唐壶等。在遗址的西部和南部,汉砖墓的墙壁已经暴露。

郑店马体烧饼

它是由面粉、食用油和芝麻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因其马蹄形而得名。食物又脆又好吃。

马桥豆腐

由大豆提炼而成。细嫩洁白,富有弹性,生吃熟吃,是一种大众化的健康食品。

张屯熏肉

品种有熏鸡、熏鸽、熏兔、熏鹅腿、水煮熏猪、熏牛肉等。用白糖经过特殊工艺煮熏而成,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

刘武官豆腐皮

豆腐皮经打浆、高温、去渣、去结膜后,可制成各种素菜,可作为作家的常菜,也可用于各种宴席。

黄家馒头

制作精美,原料自产,是《乐陵市商标品牌发展规划》中的知名农产品。

奎台窝头

奎台有一种民间小吃“小米窝头”,以色泽黄亮、味道香甜著称。用小米粉、黄豆或其他杂粮粉做成的食品,略呈圆锥形,底部有窝,故称窝窝头。窝头的起源不详,但至少在明代就已命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奎泰窝头制作了虾酱窝头、田园蔬菜窝头等十几个菜系,被山东省烹饪协会授予“山东名小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