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在古代的别称是什么?
人参之所以叫人参,是因为它的根肥大,呈纺锤形,常分叉,全图与人的头、手、脚、四肢颇为相似。古代人参的雅称黄精、地精、神草。人参素有“百草之王”之称,是著名的“东北三宝”* * *人参、貂皮、鹿茸* * *,是驰名中外、老少皆知的珍贵药材。
近年来,由于人参产业逐渐繁荣,上述古名基本废弃。目前大多是按照生产栽培技术,或者生产场所,加工方法来分类。
人参的雅号按加工方法分类。
1,人参蒸后叫红参。
2.刚出土的人参叫鲜参。
3、简单的晒干处理称为生晒参。
4.鲜人参放在保鲜袋里,叫保鲜人参。
人参的别称是根据生长环境分类的。
1,人工培育的叫园参。
2、野生原生的叫野山参。
3.移植的野山参苗,叫移山参。
人参的别称是根据产地分类的。
1和我国生产加工的人参品种都称为人参。
2.美国和加拿大的产品被称为西洋参。
3.韩国和韩国的产品叫高丽参。
4.俄罗斯、日本等地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命名的。
人参的雅号按加工方法分类。
1.晒干的人参:把须根一起挖出来,去掉泥土,晒干。
2.红参:取园参的水提取液,切去枝根和须根,洗净,蒸2-3小时,至参根发黄,表皮半透明,取出晒干或晒干。主要成品有红参、人参等。
3.糖参:将鲜参洗净,放入沸水中浸泡3-7分钟,取出,放入冷水中浸泡约10分钟,取出晾干,然后用硫磺熏蒸。然后用特制的针沿着人参的平行和垂直方向刺一个小洞,放入浓缩糖汁* * 100 ml水溶性135 g糖* *中浸泡24小时。取出后在太阳下暴晒1天,然后用湿毛巾沾湿使其变软,第二次刺破,浸泡在浓糖汁中24小时。取出后,冲洗掉浮糖,放在太阳下或烤箱中晾干。
4、大力参:取新鲜人参用开水浸泡一会儿后晾干。
5.捏参皮:加工方法与糖参相似。一般人参体用开水浸泡3次,每次1-2分钟。当它大约三成熟时,将树枝根放入沸水中大约20分钟。刺完孔后,将参体在稀糖汁中浸泡三次,然后取出,用小火烘烤,使皮从里面分离出来,再用竹刀轻轻刺皮,使之成点状。
人参之所以稀有珍贵,主要与其药用价值有关。在早期的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认为人参具有“养五脏、宁神、定魂、止惊、祛邪、明目、快活、益智”和“久服延年益寿”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高度评价人参,认为它能“治男女诸虚”。千百年来,中药材中的人参一直被列为“上品”。
凡患重病、久病、失血、出汗、呕吐、腹泻等者。面色苍白,无精打采,修法不能停,脉微者,可服人参。
这是一些关于人参的名字。想了解更多中医文化,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