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香猪简介及详细信息

产品特点品质特点巴马香猪外观精致,短、小、短、圆。主要表现为两端黑,中间白。有的个体背部和腰部有略暗的斑点,额头有白线或倒三角形白斑,俗称“两头黑”。巴马香猪早熟,外形俊朗,矮、小、短、圆;饲养广泛,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成年最大45公斤左右,种母猪一般利用期8年,最长可达14年。

巴马香猪肉不仅肉质细嫩,色泽鲜红,而且香而不腥,符合现代人对美食的追求。巴马腊肉色泽鲜艳,肉质细嫩,口感醇厚爽口,肉而不腻,腥而不腻,不滑不腻,鲜香四溢,深受美食家喜爱。

营养价值巴马香猪与其他猪相比,具有蛋白质、氨基酸、钙、磷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热量低等诸多优良品质,其蛋白质、脂肪、热量、谷氨酸、胆固醇等营养成分普遍优于普通家猪。

巴马香猪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1.8%,高于普通猪(31.1%-70%)。脂肪低,仅占普通猪的18.86%-28.10%,热量也低,占普通猪的60.85%-76.1%。钙、磷的含量和比例与鸡蛋几乎相同;巴马香猪肉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猪,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是普通猪的226%。更为独特的是,巴马香猪肉中含有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特殊物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能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抗炎物质,减少血小板形成的血栓素A2,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扩张血管活性,对美容保健有特效,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独特作用,满足人体生理需求和健康需求。

产地环境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克孜泉水质清澈,巴马白泥富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巴马又地处断裂带,导致地磁增强,所以生活在这里的生物身体发育良好,血液循环顺畅,非常健康。在以上三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巴马香猪营养含量高,口感好,味道佳,因此成为知名品种,被百姓称为“七里香”、“十里香”。

历史渊源巴马香猪来源于本地猪,据说是野猪驯化而来。

过去由于交通信息闭塞和“不借种”的封建思想,人们一直采用保幼配母的封闭育种方式进行高近亲繁殖。经过数百年的时间,终于创造出了基因纯合、外貌独特的优良品种——巴马香猪。同时,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大量有害基因逐渐被淘汰,实现了其稳定的遗传性能,杜绝了死胎和畸形现象。由于巴马香猪仍然是野生的,是早熟品种,所以在今天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仍然采用地方杂交和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以保持其独特的形状、外观、产量和肉质。

历史上,巴马香猪的中心产地是百色市恩隆县七里区,人们称之为“冬瓜猪”、“香蕉猪”、“双头黑猪”。因其肉味香甜,不油腻,易消化,被熟识其味的外地学者冠之以“香猪”的称号,在烹肉坊和七里之外。

1956年,成立巴马瑶族自治县,原“七里区”大部分隶属巴马县。

1981年,国家对中南五省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正式将该品种命名为“巴马香猪”。

1982,《广西畜禽品种志》记载了“巴马香猪”。

2006年6月5438+10月,巴马香猪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2011年8月,巴马县出台了《巴马香猪产业保护条例》,将香猪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生产情况自2006年以来,巴马县每年养殖香猪50多万头。

2065 438+01 7月27日,全国首个年产20万头以上生猪的巴马乡生猪生产基地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工建设,总投资654.38+0.8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20万头巴马香猪,加工肉制品7000吨,将带动巴马至少350个种养大户和654.38+0.000个散养殖户开展香火。

2014年,巴马香猪养猪52万头,出栏39万头,产值195万元。巴马县有65,438+0个种子场,6个农场,7个养殖基地,65,438+0个养殖协会,4个腊猪和香肠加工厂。

产品荣誉1985,巴马香猪被列入广西畜禽品种志。

1995年3月,巴马县被全国特产经济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

2000年,巴马香猪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2001,巴马香猪被列入国家种质资源保护计划。

2005年8月2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巴马香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巴马香猪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巴马香猪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函》(巴包拯[2004]6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巴马瑶族自治县所辖行政区域。

质量和技术要求(1)保护对象

辣猪。

(二)原材料来源

1.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按照生产技术规程饲养的香猪。

2.喂食:

(1)场地:以圈养为主,每头母猪必须有5平方米以上的饲养场地和足够的运动场地。

(2)饲料:母猪以当地野菜、青饲料、稻糠等绿色粗饲料为主,适当补充玉米、大豆、石粉等精料和矿物质;商品仔猪除饲喂当地新鲜野菜和青饲料外,还按以下配方补充压缩颗粒料。饲喂配方为:玉米50%,麸皮18%,大豆或竹豆15%,花生麸10%,石粉1.7%,盐0.3%,奶粉5%。

(3)饲养方法:一日三餐生饲料。先给青料后给干料,免费饮用产地干净的井水、河水。

(4)饲养安全:禁止使用污染的水和饲料,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兽药,禁止使用生长激素,禁止使用预混料、添加剂、骨粉、鱼粉。

3.生肉要求:

取体重6公斤至10公斤的50日龄至70日龄香猪,经检验检疫合格并符合G B2707要求。去除了骨头和血渍,肉质新鲜,无污染,不掺杂其他杂质。

(3)加工

工艺流程:

屠宰、去骨、腌制、风干、定型、上色、炭火烘干、冷却、定型、包装。

(4)产品的质量特性

1.感官特征:

(1)颜色:脂肪皮为黄亮,肉面光滑油亮,肌肉切面淡红或暗红,脂肪切面白色或淡黄有光泽。

(2)外观:外形保持完整,切面光滑有光泽,无烤焦、霉斑。

(3)组织状态:果肉干燥紧实,肉质细嫩,手压无渗血,皮与肉不分离。

(4)闻味:具有传统的腊肉风味,咸味适中,味道鲜美,无乳臭味、酸败或其他异味。

2.物理和化学指标:

水分≤21%、瘦肉率≥42%、谷氨酸≥2100 mg /100 g、食盐≤10%、酸价≤4%、亚硝酸盐≤10 mg/kg、三甲胺氮≤

生产者在保护范围内使用巴马香猪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可以向巴马瑶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