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什么语言写诗?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统一使用普通话的?

中国历代官方语言有雅言、正音、官话、官话等不同名称,这也是不同时期对“普通话”的定义。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普通话有一定的传承性,同时又因为政权的更迭、资本的差异、人口的迁移而不断变化。现代普通话以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雅词为基础,融合了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元素,与时俱进。

1,先秦

古代五帝及以后的夏商时期,中原黄河流域是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区域。周代以前汉语的具体形式无从考证,据说当时的标准语是周代标准语的前身。

周期性汉语规范语一般认为是《诗经》语言,即雅词。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说起雅言的由来,据专家介绍,周朝的文字学研究的是殷商时期的文字。殷人向夏人学习。古代优雅的词是夏衍。夏坚的都城在洛阳,然后殷代的建设也在洛阳周围。所以历代雅言的标准音基础都在洛阳,可以说古代官话是以古代洛阳方言为基础的。)

2.秦汉时期

秦代的规范语言是不可考的,语法体系,从李斯的《逐客书》来看,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已经成型。这个语法体系也成为后来《国语》的语法体系。

汉代的国语是洛语,继承了先秦时期的雅字。汉代的标准汉语言称为“读音”、“雅语”,也称“通用语”。杨雄写的是方言,与通榆相反。

3.两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的标准术语很多,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比如雅音、汉音等。现代汉语方言的读音,以及日语、朝鲜语、越南语中汉字的读音,都来源于中古标准音。根据中古标准音入声字的不同传承方式对汉语方言进行分类是重要方法之一。)

西晋继承汉朝,以罗为国语。永嘉之乱,被推翻,东晋迁都建康(南靖),罗话与中古吴语相结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称五音,为南朝所继承。

4.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中国,编《切韵》,以金陵、洛阳等地的雅音为基础,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长安官音(三胖)。唐隋制度。

隋唐官话是“汉音”或“三胖”。长安是隋唐的都城,洛阳是东都。此时,中原和关中的汉阴已经在与各民族交融后演变。

5.宋元时期

在宋代,普通话被称为“读音”和“雅音”。到了元代,蒙古语被正式定为国语(主要是蒙古族使用),然后以元代(北平)的汉语发音为标准发音,称为“天下通语”。

6.明清两代

明清时期,官话被称为“官话”。

在明代,中原的雅音是积极的,而在明代之前,中原地区是由众多北方民族融合而成的。江淮地区的“中原之音”比较纯正,所以普通话以南京音为准,南京官话是标准汉语。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各地移民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约40万,占北京人口的一半。南京话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而南京官话则流行于整个明朝。

清朝初期,满语名义上是国语,后来普通话成为国语。从清朝开始,北京官话逐渐分化,作为汉语的标准发音,逐渐分为南京官话和北京官话。清初,南京官话仍是汉语的主流标准语。雍正八年,设立尹正馆,推广以北京口音为标准的北京官话。北京话在元代(明都北迁,一半以上南京人移民北京)融合了老北平话和南京官话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满语发音的一些成分。到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获得国语地位。1909年,“官话编辑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晚清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