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休闲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

文化旅游产业园规划七要素

2010-11-1609:35:42作者:王易伟来源:创景访问量:147网友评论0

文化旅游产业园是以游客为服务对象,以文化观光和游憩体验为核心属性,具有文化休闲与创意、旅游与体验、度假与疗养、会展与科教等多重功能的区域。

文化旅游产业园内涵解读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信号,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是文化产业中极其活跃的一部分。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的产业业态,也是符合现代需求、具有城市特色的新型业态,是对现有文化产业的重要补充。

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园在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曲江的临潼、Xi安、洛阳的汉魏古城、隋唐遗址等。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的目标。2010年7月,中国文化部发布《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申报、命名、监督管理等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什么样的园区才算是文化旅游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园与我们经常提到的文化产业园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如何创造或创造性地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园的独特价值?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结合成功案例,吕薇创景对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建设和成功发展进行了初步的系统研究,试图提炼出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建设要素,提出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的重要方法,为各地旅游开发管理者提供参考。

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要理解文化旅游产业园的确切内涵,首先要理解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和产业园的内涵。

文化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产品,也和旅游文化有很大区别。所谓文化旅游,在于文化,旅游只是一种形式。文化旅游的“文化”应解释为旅游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定义,它的出现与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的行为过程,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通过旅游实现感知、理解和观察人类文化特定内容的目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文化旅游是一种特种旅游,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活动。它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集合。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旅游内容的产业化、商品化和规模化,以及与文化旅游活动相关的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化。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利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是旅游业的一部分,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它不仅是“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的组合,还与文化产业相关,内容更丰富,覆盖面更广,其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旅游品质。

工业园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旅游建设的新形式,是“文化旅游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领域的积极探索。是一个以文化为主题的城市体验式休闲消费区,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和辖区。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以一定的历史文化收藏和时尚文化资源禀赋为基础,以旅游业为主导,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园区核心和支柱产业,开发相关系列文化产品;(二)目的是满足当地居民和外国游客特定的文化休闲需求;(3)它反映了该地区特殊的文化、社会和经济需求;(4)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机制,园区的组织管理通过专门的管理协调机构进行。

文化旅游产业园的独特性

在解读文化旅游产业园内涵的基础上,绿色维度分析总结了其主要特征,以期找出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园独特创意的要素和方法。

(1)性质和核心属性

文化旅游产业园是以游客为服务对象,以文化观光和游憩体验为核心属性,具有文化休闲与创意、旅游与体验、度假与疗养、会展与科教等多重功能的区域。

(2)产业体系和范围

文化旅游产业园内的产业体系应形成以旅游为导向的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泛旅游概念,包括文化主题公园、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创意、文化旅游线路、文化旅游商品或文化旅游纪念品、文化旅游传播、文化旅游开发、文化旅游休闲、文化演出、文化旅游娱乐、文化旅游保护和文化旅游传播娱乐配套设备及用品的生产经营。

(3)发展因素

在泛旅游产业体系的支撑下,与文化旅游相关的文化主题、文化旅游景点、文化旅游设施、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开发投资等领域都可以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发展要素。

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的七大要素。

通过以上对文化旅游产业园内涵的解读和特征的总结,根据吕薇创景对河南汉魏古城、隋唐遗址、陕西符涛、湖北襄樊隆中等多个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的研究经验,我院认为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成功建设需要基于七个要素:文化主线的选择和定位;整合资源,塑造园区产业驱动力;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建设完成;创新文化旅游体验模式;创意文化旅游产品;加强营销策略的整合;只有建立全新的管理和融资机制,文化旅游产业园才能在众多园区建设中脱颖而出。

(一)文化主线的选择和定位

文化旅游通过文化内容创新和旅游项目开发,满足消费者“求知、求新、求新”的需求。因此,特色是文化旅游的灵魂,文化是特色的基础。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园的特色,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在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之前,必须对遗址的历史和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并进行重塑,运用现代的、创新的、商业化的方法,通过文化主线的选择和定位,确定整个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发展方向。

如吕薇创景已完成的“襄樊隆中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以核心资源诸葛亮文化为发展主线,通过资源整合,融合三国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风水文化,实施重大项目(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诸葛亮文化国际论坛)带动战略,全面推进园区内景区和隆中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发展。

(二)塑造园区产业的驱动力

在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中,一两个核心项目很难承担区域产业带动力的重任。要整合区域资源,在全园范围内通过策划创意,打造1~2国际性、前瞻性、市场吸引力强的体验项目和吸引社会关注的大型旅游项目,快速聚集人气,形成市场引爆点,为全园顺利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和产品基础。

吕薇创景正在编制隋唐文化旅游产业园总体规划。隋唐公园内虽有山陕会馆、隋唐遗址植物园、中华民族园等景点,但吸引力不足以成为隋唐公园旅游的发展引擎。公园要想成为洛阳新的旅游名片,需要一个或几个有吸引力的景点来启动和引爆。吕薇深入挖掘园区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历史文化“资源分类”,提出“废墟城市模式”。在隋唐城遗址的基础上,既注重与现存洛阳城的对接关系,又考虑“原城遗址”的保护和发展需要。以史圣杜东、漯河花城、文远杜诗、雒城长歌、诗艺隐诗园为先期启动项目,带动园区一系列项目的建设,真正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集聚,自然构建起全新的隋唐公园格局。

再比如“襄樊隆中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古龙核心景区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实际建设和建设中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通过大规模提升成为襄樊隆中文化旅游园区的产业驱动力。隆中旅游新区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引爆点和产业驱动力,承担区域破冰分支发展的重任。因此,在第一个启动阶段,吕薇创景将在古龙核心景区之外,建设1~2核心体验项目,如将三国文化与现代主题公园模式相结合的三国文化主题公园,形成旅游核心景点的聚集,从而为区域整体打造创造条件。

(三)旅游产业集聚要素齐全

一系列旅游产业要素是旅游业优化和提升的重要基础。在构建旅游产业集聚区的过程中,需要对旅游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整合思考,系统配置各要素的节点关系,形成产业集聚和社会经济全方位发展的完整解决方案。因此,旅游文化产业园要素体系建设要以文化旅游体验为核心,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完善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设施,拓宽产业要素和配套工程体系,与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充分融合,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体、学、疗、悟”为一体的完善产业要素体系。

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建设中,Xi安曲江新区无疑很有代表性。通过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建设,带动曲江新区在旅游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大唐新天地、唐城墙遗址公园、陕西历史博物馆、安国际会展中心、曲江论坛、中国民居博览园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带动影视娱乐文化项目、饮食文化项目、体育休闲文化项目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真正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集聚。

在“襄樊隆众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中,吕薇创景通过对旅游产业集群的了解和对古龙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古龙具有与曲江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结构相似的基本要素:围绕一个大中城市、古龙核心景区和新建旅游项目进行体验旅游,围绕其生活、购物、度假,形成全域主要游客聚集和住宿,以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因此,吕薇创景建议,以诸葛亮文化和三国文化为魂,整合区域资源,打造隆中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以旅游为核心,包括会展、地产、商业、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产业集群结构,以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建设旅游新区,实现区域发展突破。

(四)休闲体验模式的创新

文化旅游产业园能否快速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是否具有鲜明的观赏性和旅游体验价值,即如何通过游憩方式的创新,让游客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的全方位参与或体验,充分了解旅游产品的内涵和特点,满足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深层需求。曲江新区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全方位体验而非户外观赏的原则。在一批重大文化项目的带动下,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宏大游憩体验体系,既有静态观赏,也有参与演艺。消费者得到的是文化信息的吸收,是身临其境的旅行感,是身临其境、直击内心的深度体验。

在“襄樊隆中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中,绿伟建议,以景点、场景、故事、艺术、休闲为特色,创新隆中新区文化旅游体验模式,构建不同类型和特色的体验感受,打造全新的文化旅游休闲体验目的地。在对古龙和诸葛文化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保护古龙现有景点的前提下,以古龙独特的风水结构和诸葛亮自身的风水文化元素为源头点,打造古龙风水文化系列产品,利用风水文化调整景区景观和小品景观,形成风水旅游线路, 赋予古龙诸葛故居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借助当下的市场认知,从朝圣体验和膜拜的角度改变古龙中央景区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 此外,通过文化包装的主题公园,突破机械游乐与文化资源的阻隔,利用三国时期的建筑景观、文化符号、历史故事、人物题材,运用仿古景观设计、文化包装等手段,运用动态旅游设计手法,从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民俗、文学艺术等方面取材,设置三国文化意境下的互动项目。通过与三国文化的“零距离接触”,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愉悦,以三国文化的五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为文化原点和文化背景区,打造游乐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