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厂的海南马自达和海马汽车是什么关系?找到解决办法

马自达普瑞玛和福美来让消费者了解了海马,但更多人对“海马”的理解可能只是“海南马自达”的简称。海马回归自主品牌的首款车型——福美来II于2006年9月上市。从车身和技术上来看,这款新车只是在原来的马自达Familia基础上的一个小改款,但这样的小改款在车市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没有继续使用马自达的商标,而是作为“海马”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汽车品牌。追溯海马汽车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海南汽车冲压厂,成立于1988,是海马汽车的前身。由于当时国内汽车产品的匮乏,以及汽车产业对周边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新成立的海南省政府希望这个新兴的热土也能有自己的汽车产业。1988海南汽车冲压厂从动荡的菲律宾低价买下了千特汽车和前总统马科斯共同拥有的汽车厂。该厂通过恢复建设的方式搬迁至海口金盘工业区。1989、10年6月,本厂完成冲压车间A、B、C、D四条线的设备安装调试。一年后,完成了焊接、涂装、组装设备的安装调试。

1990马自达陷入危机,急于寻找和发展新的利润空间,而海南有一家现成的汽车厂苦于没有产品生产。经过接触,双方一拍即合,准备共同生产马自达汽车。1991年,海南汽车冲压件厂开始小批量试制马自达。929?车站?旅行车旅行车8月,海南汽车厂与日本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草签合同,成立海南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日本* * *持股25%,其中马自达电机株式会社持股929?车站?旅行车旅行车的全套模具和夹具作为出资。当时因为中央政府希望在南方成立以海南汽车冲压厂和广东三星为中方主体的合资汽车公司,而政府意向的外方投资者先是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后是奔驰公司,奔驰公司提出了马自达不能与海南汽车冲压厂合资的苛刻条件。经过三年的扯皮,奔驰决定放弃这个合资项目。就这样,合资华南商用车厂的项目不了了之,海南汽车厂与马自达的合资也在短时间内中断。

从65438到0994,海马开始生产老马自达323。虽然合资公司没有发展,但海南汽车冲压厂与马自达的合作并没有中断。1992,他们开始用马自达929?车站?旅行车的零配件和技术开始组装海马hmc6470旅行车。1993年,源自马自达第一辆mpv的hmc6440组装生产,1994年,老款323生产。虽然短短几年投产了很多车型,但是生产出来的汽车因为没有取得国家颁发的汽车生产许可证,只能在海南省通行。受牌照限制的海南汽车厂,因为内地市场广阔,卖不出去,产量一直没有提高,导致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到1997,海南汽车厂濒临破产。为了获得生产汽车的资格和必要的资金,海南省政府同意该厂隶属于一家大型国有汽车企业。1997年6月,一汽集团与海南省政府正式签署《关于合并海南汽车厂、组建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的协议》,双方以国有资产无偿划拨方式实现资产重组,成立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集团持股100%。公司作为一汽集团在华南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正式纳入一汽集团和国家的统一规划。1999年海马引进hmc6470搭配国产丰田4y(491)发动机,2000年投入全国。隶属于一汽的海南汽车厂,没有得到一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只是获得了轿车生产目录。没有从一汽拿到车型的海南汽车,只能想办法降低现有产品的生产成本。1999年5月,一汽海南引进国产丰田4y(491)发动机hmc6470,国产化率达到85%。2000年推出hmc7130,搭载国产丰田8a发动机的原马自达323。随着国内消费能力的稳步增长,消费者对车型的要求越来越高。当时这两款车都是国外淘汰的老产品。为了在市场上立足,需要更先进的型号来“取悦”消费者。由于一汽没有后续车型,海马开始再次寻求与马自达的合作。当时,马自达开始复苏,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因为当年已经亏损,所以采取技术合作的方式与一汽海南合作。2002年,海马投产马自达中级车福美来(图为后期车型)2001,马自达紧凑型mpv premacy在一汽海南下线。到年底,这款车的销量超过10000辆,这也让马自达大吃一惊。一年后的2002年7月,基于改装后的马自达323车型的福美来在海汽集团新工厂下线。这两款车适应了国内的需求和购买力,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表现。后来上市的福美来、凯越、伊兰特被称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新三种”,Prima成为国内紧凑型mpv市场的霸主。海马自然成为国内主流汽车厂商。这两款车的热销让马自达更加雄心勃勃。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马自达已经向实力更强的一汽和长安抛出了橄榄枝,高配车型马自达6在一汽轿车生产,福美来的换代车型在重庆和福克斯同平台生产。海马又一次遇到了没有新车的瓶颈。

2006年,福美来从马自达商标变更为独立的海马商标。福美来二代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被抛弃的海马只能重新打上自己被封存多年的品牌。幸运的是,海马汽车在与马自达的合作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与其他白手起家的自主品牌相比,这些企业管理和整车生产的经验无疑是宝贵的。因为之前海马生产的车型都是马自达的,“海马”这个概念很容易被模糊。如今“海马”这个品牌被强调为自主品牌,自主的发动机和全新的车型也清晰地表明海马要走自主研发的路线。面对日益饱和的汽车市场和强大的竞争对手,海马需要努力让这个年轻的品牌发展壮大。福美来II只是海马从合资品牌回归自主品牌的过渡产品。只要屡遭挫折的海马汽车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规模和成绩,相信它一定能打造出一款属于自己风格的海马汽车。到目前为止,海马共有9款车型。其中海马3在俄罗斯有生产线,开始稳步进入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