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客家族的宽客族谱。

相比宝马、奔驰、阿尔塔纳等知名企业的耀眼光芒,Quant家族的知名度显然要低很多。但是,这个家族是这些著名公司的大股东。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低调是Quant家族每个成员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然而,沉寂的背后是匡特家族的传奇历程,通过战争发家致富,带着宝马从危机走向繁荣,将家族企业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台上演员风光无限,台下导演未知。作为一个操纵者,Quant家族在名誉和利润之间构建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成为德国最成功的商业家族之一。

Quant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德国一个叫walker的小镇,Plic。该镇位于柏林西北约130公里处,那里有一家奥古斯特和路德维希·德雷格纺织厂。1865年,16岁的埃米尔·匡特开始在那里当学徒。不久,他开始参与管理。65438年至0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军服需求量猛增,于是普利茨沃克的纺织业一直蓬勃发展。1879年,工厂老板路德维希·德雷格去世。年轻有为的埃米尔·匡特开始正式管理工厂,一年后娶了路德维希·德雷格的女儿海德维格。三年后,埃米尔和他的妹夫马克斯·德雷格(Max Draege)以3.5万英镑的价格买下了这家工厂,从而开始了匡特家族的创业历程。由于与当地其他制造商的良好合作,纺织厂的产品一直很畅销。在Emile Quant的管理下,公司的效益也蒸蒸日上。渐渐地,匡特家族控制了三家实力雄厚的纺织厂,实现了行业垄断。quant家的事业版图开始发展。作为匡特家族的第二代领袖,冈特·匡特不仅继承了埃米尔·匡特的事业,也继承了他的商业天赋。京特组织能力强,善于协调。他不仅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而且对国内形势有着准确的预测,更善于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这位雄心勃勃的商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当时德国仓促参战,战备物资严重不足。为了满足军用物资的要求,德国政府规定一些原材料和重要物资的生产由国防部牵头,部分经济界人士协助。冈特·匡特通过提供军装成为其中一员。他在战争中寻找发财的机会。戈洛·曼曾说:“战争让强者更强,让已经开始衰落的弱者更弱,这是一条古老的经验。”这句话用在冈特身上非常合适。

1918,德国战败投降。德国经济遭受致命打击,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在疯狂的掠夺下,德国大部分中产阶级变得贫穷。实业家冈特属于通货膨胀时代可以“野蛮掠夺”的人。他不仅利用货币大幅贬值摆脱了原有债务,还通过投机发了大财。当时,冈特已经是许多公司的小股东,他的财产处于安全港。但他轻蔑地说:“我有20多种不同的股票。”虽然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说是一种理性的投资方式。但比起财务安全,冈特更在乎影响力和权力。他抱怨道:“我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发言权。”因此,经过仔细研究,拥有巨额财富的冈特将目光投向了AFA。他发现,尽管货币大幅贬值,但公司的股本自战争以来并未增加。因此,其股票具有可观的实物价值。冈特开始通过交易所系统地购买AFA的股票。他悄悄地扩大了他的控股权,同时尽量不让70岁的老谋深算的AFA创始人道尔夫·穆勒注意到...几经波折,冈特终于成为AFA的大股东。这一收购计划的成功是quant家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个家族第一次收购了一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司。作为织布厂的老板,Quant一家已经是军品供应商了。现在,它首次入股一家拥有多年军工零部件供应商经验的工业企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AFA是量子王朝的核心。

几年后,冈特成功控制了德国最大的军工企业——康采恩(康采恩是一种经济垄断组织,以最强的垄断企业为核心,其他相关企业为企业集团)——德国武器弹药厂(DWM)。这两个军工企业集团在非战争时期经营困难,但在战争时期却贡献了难以想象的利润。在冈特看来,竞争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但最后打价格战是有害无益的。最重要的是保持适当的合作。冈特开始组织不同公司的联盟。比如在采购原材料方面,钢铁制造业和纺织业分别统一在一起,* * *就和采购所需原材料一样。买了原材料之后,我们就开始竞争。他认为合作与竞争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商业和经济发展的理想方式。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冈特很快就成为了行业领袖。

20世纪30年代初,冈特遵循为所有政治事件做好心理准备的策略。冈特不惹事,但暗地里总是提防着不被牵扯进一些事情。这位实业家不属于那些在经济危机中走在新运动前列的人。他很爱国,但他更爱他的商业利益。1931希特勒上台前一年半,冈特·匡特对希特勒进行了正式访问。希特勒想从他那里知道如何解决德国的经济危机。冈特认为,这场灾难的原因在于生产过剩和缺乏清晰的规划。他提出了“扩大公共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拉动内需”的经济改革战略。这一经济改革战略深受希特勒的认可。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在他的领导下,1933,1934,1935,短短三年,德国从一个赤字和失业率世界第一的国家,变成了世界顶尖的经济强国。

1933年,君特·匡特加入纳粹党,重启军品生产。二战开始后,他被任命为国防经济负责人。他控制下的一个FA为海军潜艇提供电池,在大西洋(600558,古巴)海战中德军的绝对控制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4年,阿发甚至参与了导弹的研制。此时,由于大多数德国青年都去了前线,冈特·匡特的工厂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匡特家族开始使用强迫劳动,也就是大量使用集中营的囚犯。这些集中营里的犯人做着高强度、不安全的工作,食物和医疗都很缺乏。最终,这些工厂变成了“死亡工厂”,成千上万的战俘在这里走上了不归路。

1941年,冈特收购了一家药厂——比克古登厂有限公司,冈特认为参股药厂是一种投资形式,在战时和平时都能获利。多年以后,在苏珊的带领下,Quant家族的第四代,以Bick Goolden为核心的artana集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45年,希特勒看到战无不胜的“第三帝国”即将分崩离析,自杀身亡。在俄国人到来之前,冈特·匡特躲在巴伐利亚的一个小镇上。一年后,冈特·匡特被美军逮捕。在纳粹时期大量制造军品,利用强迫劳动获取暴利的冈特,本应作为战犯受审,但此时德国经济处于极度混乱状态,重建战后秩序的重要性超过了“第三帝国”企业家的责任。在美军的“关照”下,冈特·匡特被当地法院判定为法西斯“人质”,并被无罪释放。

冈特·匡特能逃脱法律惩罚还有一个家庭原因。他的前妻玛格达嫁给了纳粹二号人物戈培尔。希特勒服毒自杀时,一心追随元首的戈培尔夫妇声称毒死了身边所有6名未成年的孩子,两人都自杀了。冈特·匡特很自然地把责任推到戈培尔身上,说戈培尔为了争取继子哈拉尔德(冈特和玛格达所生)的抚养权,强迫他加入纳粹党。哈拉尔德等人证明了这一说法。所以,这个理由在法官面前得到了同情分。

在狱中生活期间,冈特·匡特没有停止思考如何重建他的企业王国。上帝似乎特别眷顾这位企业家。冈特不仅在军事审判中侥幸逃脱,而且当他重新控制企业时,碰巧遇到了货币改革。1948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西德政府发行了“西德马克”来代替原来的帝国马克:100帝国马克兑换6.50帝国马克。这一改革的直接结果是,把钱存在银行的储户损失惨重,而债务人却受益匪浅。冈特·匡特高达654.38+02万帝国马克的债务变得很容易还清,而他的大量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工厂等实物资产都大幅升值。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及其盟国急于扩充军备,使冈特·匡特的兵工厂起死回生。1908年,冈特的第一个儿子赫尔穆特到来。最迟从这一天开始,冈特开始考虑如何让公司代代相传。两年后,根特的第二个儿子赫伯特出生了。冈特毫不怀疑他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成功。然而,在冈特37岁时,妻子安东尼去世,冈特第一次遭受沉重打击。很明显,冈特并没有被这一击击倒。直言妻子是他生命中“唯一真爱”的冈特,很快就有了第二次婚姻。这一次,他娶了后来被称为“第三帝国”的“第一夫人”玛格达。玛格达为冈特生了第三个儿子哈拉尔德。

当冈特的财富与日俱增时,家庭内部的问题和烦恼也越来越多。安东尼死后不久,赫伯特被诊断出视网膜有问题,视力会越来越差。冈特认为视力会影响赫伯特对家族事业的管理,他开始着力培养赫尔穆特。冈特带着他的儿子环游世界以增长他的知识,把赫尔穆特送到国外学习并提高他的语言和其他方面。对Quant家族接班人的培养正在有序进行。然而,事故还是发生了。1927年,刚到巴黎学习语言的赫尔穆特死于阑尾炎。赫尔穆特临死前对冈特说的最后一句完整的话是:“我真的很想在你伟大的事业中帮助你,我亲爱的父亲。”在这一沉重打击之后,冈特并没有重新获得生活中的快乐。与丈夫语言不通的玛格成了奸夫,爱上了一个上流社会的大学生。玛格达和冈特在冈特发现她不忠后离婚了。后来,她嫁给了第二纳粹戈培尔。

遭遇频繁变故的冈特,没有新的婚姻。在职业生涯之外,他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训练赫伯特上。他安排赫伯特在不同的国家学习语言,并让他在自己的工厂和朋友的工厂继续接受培训。冈特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原本希望赫尔穆特做的事,现在注定要由他的弟弟赫伯特来承担。这个17岁的小伙子将会接过这个重任。”这位企业家甚至没有问赫伯特是怎么想的。而他的另一个儿子哈拉尔德,因为戈培尔的权力关系,一直由玛格达带大。在母亲和继父的影响下,哈拉尔德后来参加了多次纳粹侵略战争。

对于善于隐藏企业规模和利润的冈特来说,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继承父业的想法。而他最大的痛苦就是担心自己一生的努力会在身后崩塌。1954年,冈特在一次旅行中死亡。他留下了一份合同,遗产整体平均留给赫伯特和哈拉尔德。这个家庭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20世纪50年代中期,赫伯特将他的企业扩展到巴伐利亚汽车厂(宝马)。当时宝马经营不善,运营非常不成功。1956年宝马年终财务报表显示,当年财务亏损600万德国马克。尽管如此,公司股价一直上涨到180%的面值。赫伯特收购宝马遭到哈拉尔德等人的反对,但他收购宝马的决心异常坚定。因为没有人给赫伯特提供资金,银行也离开了他,赫伯特决定冒一次险,把他的私人资产作为赌注。赫伯特用自己的资金扩充了宝马的股本。如果公司倒闭,他也会破产。当时没有人相信宝马会起死回生。但赫伯特坚定地说:“诚信和良好的声誉一定会让宝马再次辉煌,这也是我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的原因。”直到现在,宝马员工仍然觉得赫伯特的影响无处不在。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公司监事会中的名声,因为他为公司设计的肾形水箱的商标,还因为公司的员工都知道他带大家走向了成功。赫伯特的妻子约翰娜曾回忆说:“我们家族历史上有两个重要阶段:一个是我的岳父冈特·匡特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展和扩大企业规模的时期;另一次是我老公救宝马的时候,那时候需要非凡的勇气。最初几年非常艰难,我们遇到了很多麻烦。但他不把任何警告当回事,也不理会很多人的劝告,就把谨慎抛到了九霄云外。我认为后来的成功证明他是对的。”如今,宝马集团拥有宝马、Mini和顶级豪华车劳斯莱斯。

曾在1970年担任宝马公司首席执行官,并将该公司打造成一家强大的汽车制造商的埃伯哈德·冯·库恩海姆(Eberhard von Kuenheim)回忆赫伯特说:“在挑选高级经理时,他的判断是正确而果断的,这令人难以置信。那时,他的视力很差。有很多时候他仅凭声音就能非常准确的评价一个人。他的决定经常让所有相关方或在场的人担心。但是一两年后,发生的事情正是他所预料的。他挑选高级管理人员的方法也是对公司的巨大贡献。”1982年,赫伯特突发心脏病去世,匡特家族进入第四代。赫伯特的女儿苏珊·克莱顿和儿子贾译尊·匡特成为匡特家族在宝马公司股权的主要继承人,他们也继承了匡特家族的许多传统和特点。Quant家族影响企业的方式有很大的稳定性。如果他们之前已经同意了一个策略,他们将不会受到短期收入变化的影响。1999上任宝马的约阿希姆·米尔贝格(Joachim Milberg)曾说:“有这样一个大股东,他可以提供一种延续性,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汽车行业的长期投资业务。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事实上,这对宝马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资产。”这也恰恰是苏珊回答匡特家族成功的秘诀:“匡特家族有一个我父亲教给我们的原则,那就是公司所有者和管理者不必事事亲力亲为。有些事情最好由第三方来做。这个人应该有特殊的素质,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运作。当然,他们需要一定程度的自主权,我们应该给他们这种权力...Quant家族的特点是,我们可以支持有事业心的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此外,匡特家族还有一个传统:无论什么行业,纺织、医药、化工、汽车,匡特家族从来不用自己的名字做符号,他们总是在幕后工作。其实除了宝马,没有多少人知道其他公司和Quant家族的联系。比如说,谁知道万里客时尚的靠山是匡提科的德尔顿公司?谁知道维塔比尔埃克蒂丁和穆蒂桑诺斯特背后有匡蒂科的阿尔塔纳?

quant家族的新一代宣称他们将开启家族历史的新篇章,并且信心满满。quant家族第四代的掌门人上一层楼就能去吗?苏珊说,“我父亲当时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机会。机会来了,他发现了,并紧紧地抓住了。当然,我也会寻找类似的机会,我想我已经开始寻找了。这个机会是不是和我父亲当时的机会一样并不重要;我想说的是,我不想盲目超越父亲。我只希望一旦有机会,能像父亲一样紧紧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