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测验的特点
问题少,内容集中,速度快,能直接反映民心民意。特别是现代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工具的发展,广播、电视、电话、报刊杂志的普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民意调查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由于进行民意调查的调查机构通常采取中立立场,受访者抛弃疑虑,愿意合作,公众增强了对民意调查结果的信心。民意调查的结果往往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大众了解社会的最佳窗口。对决策者来说,民意测验的结果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民意调查已经成为一种被世界各国政府重视并受到公众欢迎的社会调查方法。为了提高民意测验的预测精度,民意测验的样本大多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获得。使用这种取样方法,需要准确了解组成样品的分子与所研究的物质或行为之间的关系。如果预测总统大选,我们需要知道选民的态度与哪些变量有关,然后通过人口普查数据找出这些变量的分布情况,比如党派归属、年龄、教育程度、经济地位等等。在选取样本时,根据这些变量的分布,确定样本中的配额,进行调查。
由于民调中的问题有限,且问题的答案仅简化为“是”和“否”,且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关注程度不同,揭示问题的深度有限。这些都应该在调查之前充分考虑。
从1982开始,我国就物价问题、党风问题、宣传舆论工具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等社会经济和公众关心的其他问题开展民意调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鉴于商标侵权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问题,应该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进行比较判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形式。这一证据对于证明商标具有第二含义或知名度、商标被降格、商标的使用可能被混淆或淡化、商标可能造成损害等事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法院有时会参考民意测验的结果,但通常不会完全依赖民意测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