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十大商帮是那十个.谢谢!

(明清以来,中国近代十大商帮是指山西商帮(或称晋商)、徽州商帮(或称徽商)、陕西商帮(又称西商)、宁波商帮、山东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江右(江西)商帮、龙游商帮。)

明清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地方商帮和大商人资本的兴起,其中著名的十大商帮为山西、徽州(今安徽黄山地区)、陕西、福建、广东、江右(江西)、洞庭(今苏州市西南太湖中洞庭东山和西山)、宁波、龙游(浙江中部)、山东商帮。

明清时期初步形成的传统市场体系网络,正是有赖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各个地方商帮来连接和组成的。而从中国现代化史的角度来看,经济史学家吴承明先生认为,大商人资本的兴起是中国16、17世纪现代化的因素之一。

明清时期的十大商帮中,以晋帮(山西商帮)和徽帮最为著名。他们是全国商界举足轻重的商人集团,积聚了大量的商人资本。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谢肇浙《五杂俎》),指的就是徽州、山西商人。尤其是晋商,以其资金雄厚、活动范围广阔,居各帮之首。

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就是山西、陕西商人。明洪武(1368—1398)初年,为了北部边防粮食供应而实施的“开中法”,使晋陕商人凭借地理之便迅速崛起。明代山西商人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各大盐场及四川地区。随着清代国家的统一、版图的拓展,山西商人的活动范围更加扩大,成为东北、蒙古、新疆的主要商人力量,其活动范围甚至远至西藏,山西商人还垄断了对俄国恰克图的贸易,并从事东南、两湖至西北的长途贩运贸易。山西商人除经营盐业外,还经营茶、粮、棉、布、丝绸及高利贷等,晋商的典当业及高利贷很有名,被称为“西债”。明清商人积累了巨额财富,据说明代徽商的资产达到百万两,山西商人之富超过徽商,清代山西不但“百十万家投资,不一而足”,资产达到千万两的也不乏其人。道光年间山西商人创造出经营汇兑业的票号,汇通天下,显赫一时。票号在晚清的晋商行业中几乎是一枝独秀,但由于晚清金融倒账风波不断、票号缺乏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加之辛亥革命后战乱的影响,因而很快就走上了衰败没落之路。

中国商人的成长及商人队伍的壮大可谓一波三折。一般认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三次高潮。与此相应,商人的成长也有三个生机勃发的时期。早在秦汉之际,就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唐宋时代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一代商贾。宋代的文献中有“南商”、“北商”的称谓,但未见类似于明清商人集团的描述,也没有看到关于商帮活动的场所——商人会馆的描述。

徽州商帮形成于明代成化、弘治(1465—1505)年间,主要经营盐、粮、茶、布、典当、木材等行业。明代徽商的“足迹遍天下”,自称“山陬海土需孤村僻壤”无所不至,但到清代徽商的活动范围有所收缩,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北京等少数大城市。徽商财富在明代已达到百万两级,清代出现了千万两级的巨商。乾隆末年后,由于两淮盐区的徽商出现了严重的经营危机,加之道光中叶清政府实行盐法变革、盐商因丧失垄断专卖权而纷纷破产,盐业作为徽商的龙头行业彻底衰落。晚清茶叶成为徽商的支柱行业,光绪后期由于洋茶冲击和外商压价等原因,徽州茶商很快由盛转衰,它标志着徽州商帮的彻底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