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越人是扁鹊的名字,还是有其他说法?
扁鹊治疗疾病。
扁鹊到底是谁?据司马迁《史记·扁鹊臧宫列传》,“扁鹊渤海郡郑人野人,姓秦,名曰。”说“郑应”(mào .)据司马迁记载,“扁鹊”是渤海郡(今河北任丘市北)人,本名“秦越人”。还有一种说法是,是鲁(今山东省长清县南)人。因为鲁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也被称为“艺鹭”。
《史记·正义》引用王波的散文《黄帝八十一难序》说:“秦越人与《轩辕》中的扁鹊相似,但仍名扁鹊。他也住在鲁国,因为他的命运,他被称为艺鹭。”意思是秦越人和轩辕黄帝时期的神医扁鹊一样,因医术高超而被称为“扁鹊”。他家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所以也被称为“鲁大夫”。据史书记载,真正的扁鹊是古代的一位神医。由于秦越人高超的医术,许多人都称他为“扁鹊”。而他家是在鲁,又叫“鲁大夫”,所以的真正头衔应该是“鲁大夫”。
据古籍记载,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扁鹊是黄帝时期的神医,医术高超,可以说是妙手回春。然而,自黄帝时代以来,“扁鹊”因其高知名度而成为神医的代名词。因此,先秦时期的“扁鹊”不是指任何人,而是指医术高超的医生,实际上可以称之为“扁鹊”。
《史记·扁鹊臧宫列传》中的“扁鹊”是指战国时期的一位神医,名叫秦越人。人们之所以称秦越人为“扁鹊”,是因为当时的秦越人医术高超,医术堪比古代的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包括历史学家司马迁,都用神医“扁鹊”来称呼他。
扁鹊的肖像
因此,在先秦时期有许多人被称为“扁鹊”,但秦越人是众多“扁鹊”中最著名的,因为“秦越人”是由伟大的历史人物司马迁在扁鹊的《史记》和《臧宫列传》中记载的。另外,《史记》属于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公认的正史,传播程度高,影响大,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因此,许多人认为“扁鹊”是指秦越人,而其他人的名字“扁鹊”感觉像冒名顶替者。
先秦古籍中出现了许多名为扁鹊的名医,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记载任何错误。只是司马迁的影响力太大了,其他神医的风头都被这个叫秦越人的抢了。换句话说,“扁鹊”是神医的商标。结果,这个商标被司马迁注册,贴在“秦越人”上。因此,人们对“扁鹊”的误解有点大。
为什么,扁鹊不是一个人?《史记·扁鹊臧宫列传》中“扁鹊”的名字是“秦越人”。当他年轻的时候,他不是医生。后来他得到了《常桑君传》,成为了一名快乐的医生。至于他是怎么成为“扁鹊”的,我就不多说了。主要是,常桑军给了扁鹊(秦越人饰)一个秘方,吃药,连病人的五脏六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很多人说是神话,所以这就是争议。秦越人得到《常三军真传》后,四处行医救人。有时在齐,有时在赵,估计他在赵的时候很有名,所以在赵的时候就成了神医“扁鹊”。因为名气太大,后来又嫉妒秦的太医,最后被杀。
在《史记》中,记载了扁鹊第一次行医是在召公时期(公元前5365438年+公元前0-526年),当时晋国大夫大权在握,赵简子(生卒年不详,卒于公元前476年左右)掌管国家大事。当扁鹊到达晋国时,赵简子生病了,扁鹊治好了他的病。赵简子病愈后,送给扁鹊4万亩土地。按理说,扁鹊当时已经吃饱喝足,但我们不知道他是否去行医了。扁鹊第二次以医生的身份去了郭。当时,郭王子死了,但是扁鹊救了他。疑点是郭在公元前658年被所灭。这种时空倒流,行医要一百多年,真的不可思议。
齐桓公看到了管仲。
后来,扁鹊去了齐国,见到了齐欢公爵。《十恶不赦》记的是《扁鹊遇上蔡桓公》,还有一个是《齐桓公》。撇开齐桓公不谈,就说扁鹊遇上了蔡桓公。而(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57年)的生卒年,距离(死于公元前476年)所生活的春秋末期有近百年的时间,距离虢国灭亡也有两百多年的时间。最后,秦越人的医术非常高超,秦国的医生李益知道他的医术不如扁鹊,就派人暗杀了他。这里要说明的是,李益是秦武王时期(329-307)的太医,而秦武王和蔡桓公相隔近百年。换句话说,从公元前658年到公元前307年,扁鹊活了300多年,跨越了三个半世纪。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司马迁把不同时期的名医扁鹊联系起来,用一个叫秦越人的医生来解释扁鹊的从医经历,以此来展现神医扁鹊的高超医术的可能性。
《史记》有记载,时间肯定不对。如果没有错,还有一种可能。先秦时期有几个“扁鹊”。由于先秦时期有太多的名医被称为“扁鹊”,司马迁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所以他们被记录在《扁鹊臧宫传》中。所以有很多“扁鹊”,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白居易在《叹旧三首》的一首诗中写道:“我听说古代有个医术高明的人叫扁鹊。”听说古今医术高超的医生都被称为“扁鹊”。因此,不同时期的名医可能被普通人称为“扁鹊”。
历史记载中有多少个“扁鹊”?明末冯梦龙有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叫《东周史》。虽然这本书被说成是文学作品,但故事大多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没有失真。而且书中有些地方甚至比司马迁的《史记》还要严谨。尤其是在《东周三十二史》中,“扁鹊”的出现顺序并不混乱,作者对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进行了仔细的梳理。
《东周三十二史》开篇就提到:“古时候有个扁鹊,和轩辕黄帝一样,擅长医术。人见鲁医术高,故与古人相比,亦称。”这个观点和我的分析是一致的。扁鹊,真正的神医,最早出现在黄帝时期。从此,“扁鹊”成了名医的代名词。除了黄帝时期的“扁鹊”之外,春秋以来还出现了几位名医。那么,我们就结合司马迁的《扁鹊臧宫传》和《东周列传》,来分析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有多少名医被称为“扁鹊”。
第一个叫的人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郭,他救了郭王。时间应该在公元前658年之前,因为在公元前658年之前,当时的郭国还没有被所灭。所以春秋战国第一个叫的人,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郭。
扁鹊三联
第二个人名叫“扁鹊”,他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当时,“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死于公元前643年)病重,到齐国临淄给治病。连续五次被拒。最后一次,齐桓公病入骨髓。扁鹊觉得没希望了,就跑了。当然,治的也不排除与治郭的是同一个人。毕竟只隔了十年二十年。所以《东周列传》的作者先说扁鹊在郭救过太子,后又听说齐桓公在齐国生病,但之前几次都被拒绝了。最后,他病得很重,没有药可以救他,扁鹊逃走了。
第三个叫“扁鹊”的人出现在春秋末期的晋国,当时晋国的国君是金召公(?-526年前),扁鹊主要是晋国大夫,赵简子(?——前476年)看病。时间约为公元前531-公元前476年。此时,距离扁鹊在齐桓公去世已经一百多年了。所以,这里的“扁鹊”是另一个人。此外,在《关子扁鹊之兄为良医》中,魏文侯(公元前472年-公元前396年)问扁鹊,“子昆帝最好的医生是谁?”这里的扁鹊可能与治疗赵简子的扁鹊属于同一个人。因为魏文侯在公元前445年登基,赵简子死于公元前476年,相隔31年。这时,扁鹊应该是个老人了。
扁鹊
第四个被称为“扁鹊”的人应该是秦越人,他应该生活在蔡桓公(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57年)和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蔡桓公死于公元前357年,秦武王死于公元前307年,相隔50年。所以,最后,被暗杀的“扁鹊”应该叫秦越人。他活跃在时期,后来因在赵治病而出名。在《战国策》中,扁鹊再次对待秦武王。结果他嫉妒秦的大夫李益,最后被暗杀。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在《史记·扁鹊·臧宫列传》中有几个扁鹊人,但唯一留下自己名字的可能是那位名叫秦越人的名医。至于秦越人在那个时期的具体生活,目前尚无定论。有可能生活在赵简子时期,也有可能生活在秦武王时期。在其他时期,“扁鹊”实际上是另一个人,而不是秦越人。据说2017初中历史课本里删掉了扁鹊,因为太有争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