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垃圾具体分类的细节,越具体越好。
(1)可燃,简单来说就是可燃——但不包括塑料、橡胶的生产,一般的剩饭剩菜,还有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是可燃垃圾。
②资源:报纸、书籍、塑料饮料瓶、玻璃饮料瓶。
③不可燃类:废弃小家电(电水壶、录音机)、衣服、玩具、陶瓷制品、铁容器。
④粗类:大型家具、大型电器(电视机、空调)、自行车。
⑤有害类:电池、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日本垃圾分类细致,以东京品川某处为例。
①可燃垃圾可在周二、周五扔,主要有厨余垃圾、沾有油污的塑料容器、皮革、橡胶制品等。
②资源类垃圾可以在周三扔,主要有报纸杂志、塑料瓶、干净的塑料容器、装饮料的玻璃瓶和金属罐、干电池等。其中,塑料瓶需要从瓶盖、标签上取下并冲洗干净。而且扔垃圾的地方也和其他垃圾不一样。
③陶瓷、玻璃、金属类垃圾,周四可以扔,其他地区也叫不燃垃圾。原则上扔的时候要放在透明塑料袋里。实际操作中,专用垃圾袋和超市购物袋都有使用,因为日本大部分超市和便利店都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投掷时间应该在早上八点之前。如果想扔掉家具之类的大件垃圾,需要根据大小购买相应金额的垃圾处理券。
但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各地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并不相同,各地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扩展数据
1.日本垃圾分类是通过以下方法来保证的。
乱扔垃圾在日本是违法的,个人违反者可能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654.38+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3万元)罚款(包括未遂)。严格的垃圾分类能够顺利进行,健全的法律制度只是一方面。
教育很重要。日本小学生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参观垃圾处理厂。每个小学生都会去几次,老师一般会告诉学生垃圾要分类。垃圾分类的初级阶段,很多大人已经习以为常,不愿意分类,但是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会反过来教大人,带动大人分类。
这充分体现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日本非常重视环境教育,有专门的学科和医生做这方面的研究。
2.日本垃圾分类的发展方向是不产生垃圾。
目前日本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完善,垃圾分类不断推进,该做的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东京的垃圾排放量在逐年减少,居民的环保意识在增强。日本现在的工作已经从如何处理垃圾转变为回收资源,考虑如何珍惜有限的资源。
日本现在正努力从制造阶段就不制造垃圾,制造更耐用的商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2条指出,未来的世界生产和消费将是可持续的——取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这是日本未来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垃圾分类
参考来源:人民网-日本的垃圾分类:繁琐是为了给整个社会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