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商标是否能混淆和误认公众?
这个可以参考如何区分商标近似。
商标相似性是指其文字或者图形的字体、读音、含义、构成、色彩,或者其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色彩组合相似,容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解或者认为其来源与相关商标使用的商品有特定联系。
那怎么区分商标近似呢?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判断主体。
判断商标是否近似的主体是相关公众。以相关公众为主体进行判断时,应以相关公众的普遍关注度为标准;
(2)判断原则。
基本原则应该是相关公众是否混淆。所谓困惑,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两者完全认可,鱼目混珠。
二是认为相关商标可能来自同一主体。
三是认为相关商标的权利人之间可能存在特定的许可、持股、控制或者监管关系;
(3)判断方法。
第一,要采用“隔离比较”的方法,即两个商标不要放在一起比较,而是分开观察后凭记忆进行比较。
第二,在“孤立观察”的前提下,比较两个商标之间最突出、显著、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否相似。
第三,要把商标作为一个整体来比较,而不是把商标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分别比较对应的部分。
第四,要考虑到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对其影响很大。
第五,要考虑相关商标指定使用的商品的关联性。
希望对你有帮助,权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