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创新的自动折叠便携云台| Snoppa Atom 2手机云台体验比DJI。
我对我收到的包裹的大小感到惊讶。可能有些没用过云台的人不知道这个尺寸优势。我之前用的两个手机云台光包装就比它大四倍。小巧便携从包装就能看出来。整个包装设计足够简洁大方。毕竟也是老牌云台企业,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设计成熟。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正式开始之前,我直接把相关参数放出来供大家参考。
全家福就不上了,除了机器,也是说明书,C对C电源线。直视这款全球首款自动折叠三轴手机云台。默认是全折叠,宽松的裤兜可以塞进去。这款Snoppa ATOM2没有标配保护袋,但是价格只有我几年前入手的两款云台的1/4左右。考虑到费用不标准,完全可以理解。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全折叠设计,主体也采用了ABS+PC材质,可以直接裸身放进包里,不用像过去那样怕刮伤自己和包里的其他物品。
我一直很佩服Snoppa的创新力。第一代ATOM问世时,其创新的结构和折叠设计被以DJI为首的众多云台厂商借鉴。然而,Snoppa的创新并没有就此止步。这次ATOM2采用了全新的三轴结构设计,巧妙地将俯仰轴和开关联系起来。当折叠的平移/倾斜打开大约30度时,电机将被激活以完全展开平移/倾斜,平移/倾斜将进入待机状态。
长按手柄上的电源键,云台会自动折叠收起来,几乎是全自动打开收起来,让这个云台充满了科技感,用一句上海话来说就是“挺巧的”。
为什么说是最便携的手机云台?通过对比我们知道,传统的三轴手机云台(前几年基本都是手机云台的基本结构设计)比这个Snoppa ATOM2云台更便携。另外这款ATOM2云台是ABS+PC材质。虽然手柄胖乎乎的,但是比传统的细管铝合金手机云台要轻很多,实测重量只有310g(左边停产的云台实测重量为450g)。也应该是市面上最可折叠、最轻薄便携的三轴手机云台。至少现在还没有。(有些只有两轴的手机不在讨论之列。不要问为什么,手机有必要从三轴入手。)
由于重新设计了三轴结构,俯仰轴放在底部,与折叠点结合。虽然手机支架比较紧,比较小,但是只要手机厚度不超过1cm,基本可以卡进手机支架里(有的手机比较厚,就不要带手机壳了,反正云台外面没有金属,不怕磕碰划伤)。然后再次按住手柄上的红色电源按钮,启动平移/倾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在使用过程中要尽量平衡的将手机放入手机座。虽然很多全面屏手机由于电源键和音量键的占用位置,在组装到手机支架上时无法完全居中,但在不挤压按键的情况下,还是要尽量将手机握在靠近中心的位置。PTZ待机状态下的平衡越好,PTZ就越稳定,电池寿命就越长。特别是手机支架后面的水平滚轮电机负载也更小。虽然兼容大部分手机,但是小尺寸的iPhone和其他相对小巧的安卓机或者运动相机更好的配备这款Snoppa ATOM2云台。还建议下面的产品也要优化手机的夹持面积,让更多的手机可以轻松夹持平衡。
可能有人会奇怪,手机开机后,长按电源键是为了开机和自动恢复。云台如何分辨手机是否夹在支架上?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电机负载算法来判断,但是为了更准确的判断手机是否夹在云台上,Snoppa在ATOM2的手机支架里放了一个红外传感器。当判断没有物体遮挡时,长按电源按钮意味着自动折叠和收起,当判断有物体遮挡时,意味着操作完全开始。另外,为了方便后续使用横竖屏切换,建议按照手机支架上印刷的手机朝向来夹。
作为一个轻入门取向,它做了很多简化。比如这个手柄的操作区是我见过最简单的,只有左边的摇杆和右边的电源键。连接Snoppa的APP后,这个操纵杆可以通过按压快速调出菜单操作。
摇杆右侧的电源键不仅可以正常启动和关闭云台,还可以通过双击快速切换横屏和竖屏模式,从而录制你需要的视频类型。对于部分手机较大的用户,切换竖屏模式可能会受阻,可以提前将手机安装到横向安装时的左侧。而且电源键还兼容控制大部分手机的原生摄像头,点击即可拍照和开始或暂停录像。即使不用专用APP,用原生相机也能快速拍出稳定的画面。
充电遵循Type-C接口和下面的电源指示器的趋势。或许是考虑到自身轻薄小巧的定位,很少在充电口上方配一个绳孔。云台标配了一根C转C线,除了标配5V充电外,还支持12V/9V/5V快充头和D快充协议。普通快充达到80%只需要40分钟。这样的快充效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置2500mAh 18650锂电池无法更换的小遗憾。
觉得手柄默认状态不够长,可能会影响视角?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它的手柄有60mm的可拉伸距离,可拉伸手柄的总长度甚至超过了一些传统的三轴云台。
除了创新的三轴设计和自动折叠亮点,还有一个设计让我眼前一亮,那就是手柄底部的防滑握持区处于拉伸状态,可以打开成三角支架,免去了拍摄固定场景时携带小三脚架的麻烦。
其实日常宝宝拍摄需求用手机自带摄像头基本够用了,但偶尔还是需要结合APP做一些扩展设置操作。
通常,云台支持锁定、完全跟随和半跟随模式,这次也不例外。你可以通过连接应用程序来切换你需要的模式。应用程序中的一个* *提供了六种模式:水平跟随、完全跟随、锁定、快速水平跟随、快速完全跟随和FPV。上图是我最常用的三种模式。对于主流用户来说,这三种模式足够日常多场景拍摄。
闲话不多说,我给大家直接对比一下同一场景下的两款手机,其中右边的一款是夹在Snoppa ATOM2云台上的(水平跟随模式)。相比之下,很明显右侧在小跑状态下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也完全消除了画面的果冻状态。云台加持的优势很明显。
有时,我们可能需要一些非常规的角度来拍摄视频,例如像猫一样的低角度。只是拍照。你可以蹲着甚至蹲着投篮,但是不能蹲着顺利投篮。这时候就需要借助手机云台了。
前面说过,个人更习惯直接用手机原生摄像头拍照、录像。但只有一个功能会让我用Snoppa的APP拍摄,那就是里面的AI识别功能,可以通过分区智能追踪指定内容,无论是人、动物、物品等。但是,另一个类似的敏捷追踪功能还没有体验过。我建议不能叫系统的广角摄像头。三款手机都是这样,合适的话我们可能会继续优化。
虽然这款APP整体设计比较简洁,但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尽量做到位,比如普通用户要求的美颜,专业用户要求的ISO和快门调节,甚至还安排了拍摄目标的手势操作功能。但部分软件功能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这也是很多云台厂商需要努力的方向。
没有一个产品是完美的,也不例外。存在无1/4螺杆接长、夹口过小过紧等缺陷,整机质感需稍加提升。不过这种优秀的突破性设计和简单的操作方式,让它更适合普通消费者的日常使用,功能也不像我过去的专业云台那么生疏。而且还照顾到了专业用户,在APP的二级目录中设计了高级功能,设计更加便携。众所周知,不讲价格讲体验是耍流氓。基于它的价格和创新,它还是值得的。
后记:我对现在的手机云台市场也深有感触,因为几年前DJI把入门级手持云台的价格降到三位数后,原本丰富多样的国产手机云台品牌减少了一大半。专业的高价销售大幅下降,低价的不如DJI的有吸引力。我两年前和两个老云台厂商一起创业,现在已经不做手机云台了。要想破局,除了价格优势,还要有核心创新。在我看来,由拍照技术开创的全新三轴设计和自动折叠ATOM2手机云台可能会给不佳的手机云台市场带来一个喘息的机会,我也期待着采用ATOM2全新三轴结构的Snoppa advanced产品的问世,进一步丰富手机云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