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天才手机手表Galaxy在市场上有哪些需求?
因为教育是一项非常严谨的事业,这类产品需要严谨感,甚至是严肃性和权威性。它必须准确、权威、可信,这是BBK教育的品牌。
儿童用品呢?很久以前,我去商场给孩子买礼物,想不出什么品牌和产品,只好去玩具城挑选。因此,我们的团队立志要做一个国人向往的儿童领导品牌:父母给孩子买礼物的时候,孩子想要礼物的时候,可以脱口而出一个品牌。这是我们做这件事的初心。
儿童产品不能再用BBK这个品牌,因为BBK代表教育电子产品。看小天才logo上的笑脸,就知道是快乐阳光的定位。这就是我们内部战略思维中的品类和品牌的关系。
口碑第一
在消费电子领域建立品牌需要长期发展。在选择小天才品牌的时候,我们团队已经达成一致,首先要的就是口碑。2010年底,小天才不知道要重点做什么产品,但战略很明确:小天才在遇到大规模的品类之前,不追求销量,要先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2014之前做了一个小天才早教机和一个儿童平板,口碑不错,但是销量不大,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持续了好几年。“小天才”品牌无法展开大规模行动,一直在寻找机会,不盲目。直到2015我们才发现并开始做“电话手表”这个品类。
其实我们在2013就开始分析这个市场了。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类别?在我们运营这个市场之前,没有人叫“电话手表”。一个品类的爆发式增长,一定是击中了被压抑的需求。需求决定一切,符合需求的产品才能有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基础。
电话手表
为什么叫电话手表,不叫定位手表?在分析这个产品的时候,我们内部也是多次PK。这种产品来自于对“安全”的需求——父母害怕失去孩子,但从长远来看,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如果中国的治安好转,这种需求会消失吗?最后,我们确认需求的核心是沟通,沟通是每个人现在和未来的基本需求。所以电话手表的核心需求是市场上没有解决儿童通讯的产品,解决儿童定位和安全是锦上添花的补充需求。
电话手表的核心功能很简单——可以打电话,可以定位,但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这也是BBK这么多年成功的核心。
分享一集。我们原计划是2065438+2005年4月做产品,“五一”拉开帷幕,产品上市,广告和渠道全部上线。但是我们发现产品有一个软件BUG,会导致1.5‰的产品莫名其妙的崩溃。我们停止了所有的生产和投放,但是广告是安排好的,不能撤。5、6月终端断货,电视上还在烧广告。在终点站有许多争论。消费者不知道原因,以为打了广告你们就应该有货卖了,但是我们的产品晚了两个月。
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基础和前提都是好的产品,所有的营销都是锦上添花。产品是否能满足需求,质量是否能代表行业的顶尖水平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也有完全不做广告,却卖得很好的产品,因为消费者买的是产品而不是品牌或广告,他们买产品是为了解决他们的问题。
从0.5到1
对于行业发展的关键周期,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从0.5到1”。因为大部分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有限,所以从0.5到1非常重要。什么是0.5?
比如说。BBK点阅读器在2008年正式投入运行,但在2002年,我们专注于这项技术和产品,我们也考虑从美国引进。直到2007年,我们觉得版权、供应链、技术、成本都已经成熟,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然后我们在2007年夏天试了一下,发现没错,是0.5。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发现电话手表应该在2015达到0.5。既然到了0.5,我们也没有犹豫。
当我还是小天才品牌的时候,我告诉团队,“只要小天才给我们10年,我们一定会有好机会。关键是10年来不了的时候,第九年年底就死了。”BBK的企业文化是:我宁愿错过一个机会,也不愿抓住一个不可靠的机会。只要企业活得够久,机会总是有的。
某人的职责/部分/义务/工作
战略可以让一个企业“做好”,但企业文化可以让一个企业“做久”。任何一家百年老店都是文化的传承和成功,文化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在品类战略的实施层面,企业文化的承载非常重要。成功可能是偶然的。如果能多次使用品类策略取得成功,有其必然的逻辑,或者说是必然的关键因素。在BBK,我认为这个关键因素是文化在整个体系中的主导力量。关键时刻,是价值观给了我们决策的标准。所有BBK产品成功的唯一可能的秘密是“责任”和“平常心”的文化。
“本分”就是两句话:第一,做正确的事;第二,把事情做对。
消费电子行业发展非常快,电话手表是一个新的品类,行业鱼龙混杂。但是,我们的质量标准一点也不放松。儿童用品的所有原料都必须经过欧盟认证,很多质量项目和检测项目是大多数行业厂家都没有的,非常严格。质量标准甚至会导致供应链的重新研究变得困难。不是成本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同时建成。这是我们的自律。
小天才,现在所有的电话手表都应该是防水的。现在Y02和Y03是IPx7,马上就要IPx8了。对R&D、制造、质量的要求是全方位的,难度成倍增加。
这个质量标准的建立和自律,能否形成行业标准,非常重要。企业要有格局和高度,致力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他们应该在5到10年后回头看看今天做了什么,否则就是目光短浅。重要的是,给了10年,你还做得这么好,真的很好。
从0.5到1,只能说我们赢了长征的第一步,现在是火车头。如何从1做到2甚至3?我们认为还是要靠产品创新,把产品做得越来越好,不要回头,不要以市场份额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