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永康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中国五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硬件也从小硬件走向现代硬件,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永康是中国五金之乡。我们为您揭示永康的发展之路。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强大的信息场。信息场强大了,才能形成巨大的辐射力,经济才能良性发展。永康市副市长方平总结了永康崛起的秘诀。永康五金:五金工匠四处奔波,政府和郡县都离不开康。秘诀一:实力在于实业。永康现有工业企业近10000家,产品10000多种,其中国家、部、省优秀产品40多种。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3家,非区域性企业集团4家(彭颖、星月、王力、步阳)。基本形成了适应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产业结构,工业是永康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力量所在。二产占永康经济总量的70%左右,在浙江省62个县市中最高。第一产量只有5%,排名最后。秘密二:在五金史上,永康是中国著名的“各类工人之乡”、“五金之乡”。改革开放以来,五金行业发展迅速。五金行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占GDP的60%。年纳税61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0%以上,从业人员20多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50%。永康有7000多家五金机械企业,从业人员20多万人。产品涵盖机械五金、装饰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小家电等65438+万余种品种,其中出口100余种,主要包括电动工具、金属冶炼及压延、衡器、小家电、汽车摩托车配件等八大支柱产业。秘诀三:优势迅速崛起在民营经济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星月、王力、新多等一大批小巨人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成为永康经济的中坚力量。目前,永康的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从企业数量、工业产值、税收和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分别占国民经济总量的2%、3%和95%。全市有个体工商户21000余户,私营企业近4000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永康独占8强。秘诀四:市场活力永康现有各类商品专业市场67个,其中五金专业市场12个。近年来,永康市场在三个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第一,从小市场变成了大市场。中国科技五金城是中国最大的专业五金市场,浙江省20个重点市场之一,国家国内贸易局全国重点联系批发市场之一。年市场成交额已超过6543.8+00亿元。每年9月下旬举办的中国五金博览会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盛会,已成为“永康五金走向世界,世界五金汇聚永康”的重要舞台。二是从本地市场到外部市场。在贵阳成立“中国科技五金城贵州洪升五金机电交易中心”,在广西凭祥成立“中国科技五金城东南亚物流中心”。外贸进出口企业75家,永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是从有形市场到无形市场。”人才、技术、资本等现代要素市场不断发展,网上交易广泛应用。大型企业基本都接入了互联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网站,有易网五金、今日五金、永康信息港等专业网站,大大拓展了永康产品的市场空间。秘诀五:科技后劲近年来,永康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求创新、讲质量、创品牌”成为广大企业的知识。去年授权专利311件,比上年增长51%。国际专利2项,实现国际专利零的突破,4家企业跻身浙江省30家专利示范企业。浙江省有7个驰名商标和9个名牌产品。金华是首批进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浙江省先进县(市)行列的县(市),贡献率达40%,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科技创新将不断增加附加值,提升竞争力,推动永康“小硬件”向“大硬件”演进。编者按:永康的崛起离不开几千年的五金文化。经考古研究发现,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五千年前曾来永康石城山炼铜铸鼎。乾隆《四全藏》收藏了南朝陈玉立的《定录》。这部关于鼎器的权威著作记载了永康自古流传的“黄帝铸鼎”说。黄帝铸鼎,春秋铸剑,汉代造弩机,宋代采铜矿,造明桶。当地学者认为“黄帝是五金之祖,永康是五金之源”。再者,南宋状元、永康人独树一帜,创立“永康学派”,主张“义利并重”之说,并在与著名学者朱的论争中形成了功利主义的儒家文化。陈亮的思想深深扎根于永康人民的心中。“五金匠人四海行,府县离不开康”,这是古代永康工匠走南闯北,外出谋生的真实写照。是古代永康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百工之乡”。如今,阔步四面八方的五金匠人,已经成为永康崛起的引领者,市场经济的排头兵。现代永康人秉承前辈的开拓精神,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特别是抓住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遇,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乘势而上。